佛法有声书:天下道友第一亲

2019-12-03 00:07: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图片

一   文化的传承


一、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二、一脉相承

三、北纬30度

四、“灵山犹在,法华未散”

授记:生命的接力

点燃:生命的链接

1.亲近善知识

2.以戒为本 门门是妙法

3.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4.天下道友第一亲

5.大乘:我和你

6.菩萨:让你得到祂

7.菩提心愿:只要有缘

五、寺庙的锣鼓

1.大白塔下,赐号“传喜”

2.使命与担当

3.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4.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5.不忘初心与文化重构

6.“唐僧取经”与“唯物主义”

7.情怀与“私心”

8.狮吼佛音

9.人皆可为尧舜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中篇一   文化的传承

4.天下道友第一亲


亲近善知识于无形中已规避了很多陷阱,但倘若没有开悟还是我执我见,单凭自我主观,跌跌撞撞,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坎坷、崎岖?对此我们要胸有定见,但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这需要拿出我们最大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刚学佛,对我们来讲一切还都是真实的状态。把外在的显现当真的,是因为执着自己是真的,执着自己是真的就有“我”;“我是真的,众生是真的,业力是真的”,就失去了正知正见。所以,寺院就是一面镜子。倘若哪天你觉得有人要欺负你了,赶快回光返照。但也要勇于去体验这种真实,有挑战必有收获,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最为宝贵而又难忘的时刻。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反倒希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要厚待,也没有所谓的习惯,万缘放下,佛法如妙药,人为己镜,让自己去体验。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善知识面前你几乎会被保护住,不容易犯那些严重错误,亦不可得少为足,更不可错把非法当法。我也曾遇到过给我护关的一位,譬如我们在闭关、在读诵大乘经典,他却练起了气功,这未免有些太出格了!虽属个例,但对我们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警醒。


除了深切地了知轮回的过患、娑婆的过患,有些负能量不见不闻最好,但也并非自己就像长在象牙塔里,不知人间冷暖。所以既要巩固自己,也要保持对三宝这个系统的顶戴,每天“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欣厌具足。但有的在经历些挫折后却无法回头,是因为被磨难伤得太重,跌得太深。因而既要洗心革面,同时又要在伤痛中找到内在支撑,能告别伤痛重新站起来。我常说大家一定要善自护念,以确保自己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事实上,我们所感知的都是自己的投射,我们所发射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思惟模式,都是那颗虚妄之心的产物。除非你证得真理,拥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智慧。因而,我们要扪心自问:这娑婆世界是谁请你来的?“轮回是我造的,作者是我”,我们得到的所有都是自己命运的折射,是因果不虚的“礼物”。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更要痛切地从内在找问题,从而切实体认“我要出离”。


寺院,是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之间的加油站,此岸已经出发彼岸尚未到达,我们尚悬在空中。来到寺院,并不代表就出离了娑婆,这个平台是供我们修学、挖根子的。根子在哪?根在里面!倘若根子没有挖掉,寺院也会变成娑婆世界一样。如果心能向着法,人人降伏自己,释放的就是正能量,慈悲喜舍,寺院自然就清净。所以,一个寺院的道风,不是有一个规章制度就万事大吉了,规章制度只是一个行为准则、一个表面形式,根本的还要我们从内在做起。


所以,僧以和合为义,“六和”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其中以“见和”为要,见和即来自于我们对佛法的领悟与受用。同为佛子共居一处,“我很虔诚,这是我的目标”,将心比心,依平等不二的心态对待自他,即是僧团和合共住的一个重要前提。同为佛门兄弟,还要充分发挥同参道友,相互扶携、勉励、包容,紧要关头拉一把、不掉队的团结友爱精神,可谓天下道友第一亲。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楞严经》七处征心之一:你的心在身内吗?​
· 拜佛的殊胜功德
· 百丈怀海禅师:定慧力胜 魔障自消
· 善业、恶业、无记业,自己的瓜自己吃,来生如何自己算
· 古文殊寺影志 —— 梵宇寂寂 瑞雪萦空
· 最殊胜的护身符——三皈五戒
· 悟公上人:修念佛法门应如何发心?
· 凡夫与圣贤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不用去算命,看完此文就能知道自己的前世!
· 为何我们会随境而转?
· 悟公上人:​佛法中戒为首领,是一切成就之共法
· 早晚课的内容以咒语为主,一定要念经吗?
· 一个人为什么会“好喜乖离,更相斗讼”?
· 『天宁梵呗』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祝愿偈
· 听法修法经常打瞌睡,是往昔恶业所致
· 悟公上人:为什么修行很难修,念佛又念不好呢?
· 蒙山施食咒语和观想的殊胜功德:这个法门,利益无量众生
· 佛法有声书: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 五台山 —— 一个普通人也能来到的凡圣同居佛国净土
· 追思永怀印光大师、明学长老和一诚长老圆寂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