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与圣贤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019-12-02 00:0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图片
图片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


虚云长老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声 明 

本文由「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为何我们会随境而转?
· 悟公上人:​佛法中戒为首领,是一切成就之共法
· 早晚课的内容以咒语为主,一定要念经吗?
· 一个人为什么会“好喜乖离,更相斗讼”?
· 『天宁梵呗』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祝愿偈
· 听法修法经常打瞌睡,是往昔恶业所致
· 悟公上人:为什么修行很难修,念佛又念不好呢?
· 蒙山施食咒语和观想的殊胜功德:这个法门,利益无量众生
· 佛法有声书: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 五台山 —— 一个普通人也能来到的凡圣同居佛国净土
· 追思永怀印光大师、明学长老和一诚长老圆寂纪念日
· 传喜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合集全30集 {精美版}
· 《法华经》中药王菩萨供佛的密义是什么?
· 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弘扬净土密护诸宗 明昌佛法潜挽世风
· 靠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在轮回中“越狱”
· 纪念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佛所说的法是超时空的,众生随类各得解
· 【感恩节】这一路,谢谢你陪我走过
· 佛陀对地藏菩萨最后的嘱托——《地藏经》讲记第30课
· 在寺院干活,是融入三宝最快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