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心的依止处”

2019-11-19 00:05:00 发布: 人气:1
图片

要怎样在这个堪忍世界里

训练我们的“心”能够

寂静、适应这种状态



·······///////////////······


01

达摩祖师,建好的茅棚为何又拆掉?

达摩祖师,在印度贵为三太子,祂爸爸想要祂继承王位,但达摩祖师觉得最值得追求的还是修行,看破了遂出家了。出家前,拜了一位当时最有名的长者为师,长者让祂先去野外建一个修行的茅篷。


达摩祖师身为太子,对如何建茅篷一窍不通,经过重重失败、摸索后,终于建成了。达摩祖师看着自己建好的茅篷,忽然意识到要修行,是依靠这个茅篷吗?修行最重要的是这个“心”,心要依寂静处而住,“心”能够寻找心灵寂静的方法,这才是真正修行要依止的,所以,达摩祖师又把自己千辛万苦建的茅篷给拆掉了。


这时,给祂送饭的人看到了,觉得很惊奇,看着祂好不容易才把茅篷建起来正替祂高兴,怎么瞬间又拆掉了呢?想不通,就跑回去禀报给祂师父;因为师父答应达摩祖师,如果茅篷建好了就给祂剃度;师父听后,却点头: 觉得这个三太子知道了建茅篷的真正含义。就给祂剃度了。

图片


心的依止

02

我师父悟公上人常言:“娑婆世界,不如意事常八九;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古人也说:夏练三伏,冬修三九。我以前跟着家人下放在农村时,离我们住处不远,原来有座寺庙,文革时遭毁,但这个地方竟修出过一位金刚不坏身,据说还是位居士,他是解放战争时逃兵难躲到这寺庙里来的,就在这里刻苦修行。听年纪大的人讲,夏天再热,正中午时他跑到太阳下去打坐,晚上跑到菜地里去打坐喂蚊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圆寂之后肉身不腐,直到寺庙毁坏,这个肉身自然也难保。


佛陀给这个世界取名“娑婆世界”,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堪忍世界”。怎样在这个世间“堪忍”? ——“忍”有四个状态:从强迫的忍,进一步修到不是很难过,能够完全受得了,这个“忍”已不是很烦恼了,最后达到连“忍”的感觉都没有。这种修行是要自己摸索的,师父也可以传,但你自己也要去实践、去摸索。


图片


比如在我们庙里,晚上你在这边坐下来,你别想着这是寺庙,“哦,富丽堂皇的一个地方”,你可以观想这里是个废墟或是一个乱坟冈,或是一座千年古刹,荒芜人烟,一片破败,“我”就坐在这个废墟里。一这样想的时候,心就很容易静了下来,非常安静。


过去老禅师有个比喻,就像很老的一个香炉,很久没人点了,冷冷的灰,就那种状态。明明你住的是一个好屋子,却坐在里头观想:这是一个漏风漏雨的破屋子,如此观想,会有一颗什么“心”呢?


这个“心”就非常容易引发一种“无常”的状态。另外,当你这样去想时,同时也超越了你对身体的这种执著,因为你想着既然这座千年古刹都已是一片废墟,那这个身体又会怎样呢?你对这个身体的执著会自然减少。


如果真的为了求道,睡在路边或在一个露着天的风雨都不遮的地方,这个道心自然就会提高起来。如果睡在五星级宾馆里,那就是放逸的心。为什么“受八关斋戒的时候不坐卧高广大床”? 就是要戒除放逸的心。

图片


毋庸讳言,修行是非常耗时间的。所以,修行要有一个暇满难得的人身,这个人身要有充裕的时间,物质少不要紧,但不能没有时间,即便再富贵,若没有时间还算个穷人哦。一定要给你自己时间,欢喜修行,安贫乐道!


 “道”的传播仰赖人,比如一个古建筑,若知晓它的人没有了,也会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更不要说这个无形无状的“道”了。


—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


·······///////////////······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 一年中最殊胜的日子 —— 纪念佛陀自忉利天重返人间,今日行持任何善法,功德成十亿倍增长(敬请转发)!
· 释迦牟尼佛前世海尘菩萨所发的五百大愿(随学佛陀大愿,转发功德无量)
· 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在这世界是长存的——《地藏经》讲记第25课
· 【佛陀天降日】全年最殊胜,行持善法,功德十亿倍增长
· 墨宝 —— 憨山大师《书法钩玄册》
· 每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修行就是一步步地证明祂的存在
· 国学泰斗眼中的孝——楼宇烈先生在“以孝治家”论坛上的讲话
· 闻地藏菩萨名,为何能超三十劫罪?——《地藏经》讲记第17课
· 《地藏经》里“南方”在修行里的甚深义——《地藏经》讲记第24课
· 动机和心量不一样,得到的果报就不一样——《地藏经》讲记第23课
· 你,在佛菩萨眼中的样子
· 遇到菜市场的鱼虾、路边死去的猫狗,请念这些佛号!
· 找到度你生死的师父,比沉香救母都难
· 『天宁梵呗』 晚课观文佛号
· 真正能扭转我们厄运的,是纠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东台那罗延窟的神异僧人
· 舌尖上的素食:这个季节,每天喝它一小碗让你容颜焕发!
· 诸佛名号是万德洪名,念佛人也需要听经闻法——《地藏经》讲记第22课
· 别把悲悯用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