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云:
佛子离吾数千里,
忆念吾戒,必得道果。
在吾左右,虽常见吾,
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一世守戒 万世解脱
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受持戒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活中以戒律为准绳,约束规范身心,息灭贪嗔痴,成就定慧之道。
——题记
故事一
佛陀住世时,当时有很多比丘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忽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体狠狠地鞭打,一边骂道:
这个臭皮囊,奔波汲汲忙。
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
聚鞭痛恨打,此恨猝难忘。
原来这个鬼的前身好事不做,尽做坏事,一点都不知道回头,别人那么精进修善,他就懒惰懈怠,使他造恶报堕到鬼道里受苦。他因为这个身体造恶让他受苦,所以来鞭打他。
这个时候,又下来一个天人,对着一座坟墓散花礼拜,一面拜一面说:
汝是前生我,特来向你拜。
谢汝惜勤苦,我今多快哉。
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
他因为这个尸骨生前精进守戒,死后升天享福,所以特别来顶礼、奉香花,多谢他生前勤劳、不怕吃苦,在世间尽做好事。如今升到天上,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享受衣食自然之快乐,非常如意自在。
故事二
从前,有位比丘托钵到了一位珍珠商人的门口,这商人正在穿一串珍珠,一看比丘来了,赶紧放下来,就到里面取食物。
这时,有颗珠子滚落下来,一只鹅看到了,以为是吃的东西,就把这颗珍珠给吞下去了。商人出来一看,咦?少了颗珠子,那可是很值钱的珍宝啊!
再一看这里没有其他人,就只有这位比丘,商人就说:“肯定是你拿的!”
这位比丘就面临二难选择:如果把真话说出来,这只鹅肯定就没命了;如不说,自己就有小偷的嫌疑。但鹅也是生命啊!于是这个比丘就默然,什么都没说。
这位商人就拿着棍子打这位比丘,说:“你竟然这么坏,我给你拿食物,你竟然趁机把我的东西都偷走了,交出来!”
这比丘也交不出来,商人狠打他也不说,打得头破血流。血流到了地面上,正好这只鹅看到有血,就过来喝。这时商人正在火头上,顺手一棍子,就把这个鹅打死了。
直到这时这位比丘才说话了,他说你不要再打我了,我跟你讲实话吧,那颗珠子是被鹅吞吃下去了,现在你已经将鹅打死了,我也就不隐瞒了。
这个商人将鹅腹剖开,果然看见那颗珍珠在里面,立刻向比丘忏悔,发愿从此永不伤害众生。
戒是佛教徒最钟情之处
我们在龙华寺受戒的时候,连山门都不开,特别是后面的区域,彻底拦起来。我还记得我们的开堂大师父还特意说,龙华寺是上海最主要的一个道场,国内外的信众每天游人很多很多,为了我们受戒,山门都关掉了。
当时我们受戒是一千三百多人,所以看到今天的这个,我们自己经历的这些就恍然在目。登戒坛之前,先读《遗教经》,先读释迦佛给我们的遗嘱,《遗教经》就是遗嘱啊!遗嘱里面第一个就讲到,虽然佛说我要走了,但是我把戒法留下来。好像把交通规则给开车的人一样,你只要按照交通规则走,基本上就会平安无事。
戒就是一个修行者的规范,这个我留下了,你们还是可以成就的。如果我在,你们不守戒,也是没有用,如果你们能守戒,我不在也犹如在一样。《遗教经》的第一条就讲到这个。所以受戒之后,全部都登完坛了,还要再诵《遗教经》。
我出家想读佛学院,唯一就是想学戒。受戒的时候,当时南京的宝华山要到我们这个戒场里来收学生,戒师父说愿意读戒律学院的可以报名。当时我报名了,然后填志愿,我出家以来唯一一次报名读佛学院,就是这个戒律学院。结果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宝华山戒律学院没有开。
我自己在学佛的时候,我内心就有一个标准,既然出家就要学做一个好的佛弟子,要令正法久住,令正法久住,戒是基础。
我们出家人本身都有戒,每个人学佛都是自愿的,没有被逼迫的。既然自愿学佛,我们佛法里戒这么多,你看从身口意这些正法都在,我们自己来学的话,守住戒就是非常好的。
佛陀刚带弟子的时候,七年没有制定什么戒,就是让大家每天摸三次头,说四句:“摄身守口心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意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还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总的。特别是我们出家人,每个人都要遵守戒律,我们大家都要回光返照,特别是刚刚学戒的话,每天都要看。
不管到哪个庙,在我心里,一个塔,一个戒坛,是很神圣很神圣的,非常神圣的。正法住世的话,这是一种标志,塔代表佛,戒坛代表佛法的延续。
现在是一个新的时代,经过文革之后,我们界诠法师他老人家发心振兴南山律法。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是佛教徒最钟情之处,最有感情的。
我每到一个地方,特别有戒坛的,我就默默的绕戒台转啊,默默的祈祷,所有曾经发挥过作用的那些祖师大德们,祈祷他们加被再振兴佛教,这个戒是很重要的。
我自己以前我也看,很喜欢。为什么我喜欢白石头?我们寺庙里面的佛台都用白石头,这也代表是戒,洁白的石头代表戒,所以这都是有一种浓浓的情感在里面。
--传喜法师--
持戒就是要宁舍生命也要护住自身慧命,五戒全能保住人身,十善俱全能升天。因果不会亏待任何人,精进一份,能得百千万种乐,如同一粒种子,没有耕种之苦,哪来收获?
若有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所以一定要咬紧牙根好好守戒。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