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烦恼 与 细烦恼

2018-04-12 06:0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粗烦恼,细烦恼 


摘自:《大乘五蕴论》讲记


主讲人:传喜法师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慧日禅寺

首届佛教慧日夏令营


图片

我们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了,所以真的是值得恭喜大家,因为这一步很不容易迈进来,你们今天坐到这边,你们要感谢你们的前世,是你们自己的前世修的,感恩佛菩萨,慈悲摄受你们。

听经闻法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同时大家也应该知道,听经要发广大的心: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开智慧了生死,以这样的发心来听经,发的心越大,听经的功德就越大。


上节内容请点击☞十一种善,应安住,不放逸


图片


 舍是舍什么,这个舍是指舍什么?因为这叫十一种善,所以这个舍肯定是舍不善,对不对。如果产生放逸了,我马上把这个放逸舍掉,安住在不放逸当中。如果这个轻安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我要精进地获得轻安这种生命境界,如果违背这个的,我赶快把那个舍掉。不精进的来的时候怎么样?要舍。没有获得轻安的状态,舍!放逸出现的时候,要舍!对佛教没有产生正信的情况,要舍!没有惭的时候要舍、没有愧的状态要舍、贪心生起的要舍、嗔心生起要舍、愚痴的时候要舍。对不对?舍!

      而且也不害,不害指什么?不害自己也不害他人的心,无有害自己,也无有害他人的心。这十一种状态,是不是都是我们心的状态啊,这十一种叫善法。前面那六个烦恼呢,我们也都已经讲了,贪、嗔、慢、无明、不正见、疑惑,这六种烦恼。

图片


      下面呢,还有,这六种烦恼是比较粗的烦恼,是要下地狱的烦恼,贪嗔痴慢疑,地狱五条根。那比这个粗的烦恼更细一点的,比这个重的罪业更轻一点的还有什么?下面还有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骄、害、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这是随烦恼,这随烦恼是比较细的。


      忿,又叫忿忿不平。忿忿不平那个忿是什么境界?忿和恨比起来哪个更严重?(学员:恨)。恨更严重。但是恨的前面那个序曲那个序幕是什么?就是忿。“忿”这个质量往上增加增加,增上就变成恨了。我们平时心态里有没有,有没有忿的状态?(学员:有)。这个恨的状态有没有?(学员:有)。

      这个覆呢?覆是什么知道吗?我们在这里讲话,你昏昏沉沉听不清楚,讲什么也听不到脑子里,这就叫覆。

      还有恼,恼厉害还是怒厉害?(学员:怒)。怒厉害。那怒之前的序曲是什么?(学员:恼)。就是恼。

      下面呢,嫉。嫉是什么?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恼,然后自己喜欢的东西竟然被别人得到了就是嫉,对不对。我喜欢的这个我没得到,竟然他得到了,他有我没有,会怎么样?会嫉,哎,就会有嫉妒。

      然后自己得到了,别人没有,不想分享给别人,这叫什么?这就是悭。

      诳呢,诳怎么样?这个玩具你有别人没有,别人很想要,别人说你借我玩玩。你说不在了、不在了。明明在那里,说不在了,这是不是叫诳啊。前面是悭,是不想跟别人分摊。别人想要也想玩的,跟你要,你骗别人说没有,这叫诳。

      你骗了别人之后,你说没有。别人边上的人:他明明有,说没有。然后趁你不注意,把它偷走了。然后你就跟老师说,他刚才问我要的,我没给他,所以他偷走了。实际上是不是他偷的?不是他偷的。那对于他来说,他冤枉别人叫什么?叫谄。

      那这个骄呢?骄这是跟骄慢一样的吧。慢和骄比起来,慢比骄更严重。但是骄是慢的前奏。

      然后还有害,这个害是什么?就是要把别人弄得很痛苦,自己心里才高兴,这就叫害懂吗,害别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把别人陷于很痛苦的境地,这就叫害。我们生命里有没有,我们以前有没有?(学员:有)。


     下面无惭,我们有没有?无愧,有没有?(学员:有)。昏沉?(学员:有)。我们现在有没有昏沉?(学员:没有)。现在没有昏沉。那现在有没有掉举?什么叫掉举知道吗?(学员:不知道)。掉举就是心散乱,心不在焉,听而不闻,心不在这里不知道飞哪去了。想现在是我跟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妈妈不知道在干吗,这心飞到妈妈那去了,这就叫散乱,这就叫掉举。

      昏沉是什么?师父在讲,他居然睡着了,这叫昏沉。耳朵虽然在,但是听不进了,昏沉下去了听不进了,说什么不知道,昏沉。掉举呢,就是散乱,心在想别的东西,讲什么也是听不进了。我们平时讲课有没有这个情况啊?(学员:有)。有的,是有的,昏沉也有,掉举也有。有的小朋友,你讲课,讲着讲着就睡着了。有的小朋友,你讲着讲着,他在那里:面包什么时候发?就是掉举。

      下面不信,虽然你在讲,讲的什么,我听好像不是这样的,他不相信,不信。然后,你教一个正确的方法让他实践,他不要实践,我不喜欢这个,这是不是叫懈怠。他明明知道什么方法好,他就不去做,这是不是叫懈怠啊?(学员:是)。

      放逸呢?放逸就是说自己不精进,却没有紧迫感。为什么我们每天晚课要念那个《警众偈》啊?警策警策,“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甚勿放逸”。是不是讲精进啊,当精进吧,没有说当放逸吧。

      为什么放逸,就是因为没有紧迫感,你没有意识到我这条鱼啊,水越来越少了,没有意识到你的头发失火了。头发如果着火了怎么样?呦呦呦,赶快就掸掉了,对不对。哪里有慢慢的,慢慢扇。慢慢扇越扇火越大。像唱京剧的时候,在那拉腔呢,然后边上说你头上着火了,他还能不能拉腔?肯定拉不了了,那就马上换节奏,锵锵锵锵锵,对不对。头上没着火,那就是锵~!锵~!慢节奏的。放逸就是这样嘛,没有感觉,没有逼迫性啊。

      如果说,如救头燃,如少水鱼,你还能活几天哪!你死了有什么本钱你不下地狱啊?你以前不知道造了多少地狱业啊!你有多少本钱可以上天堂、你可以去极乐世界啊。那些好的本钱都没有,不好的那种,烦恼,随烦恼都是天生的。善的、别境的这些法都是要后天才能够培养的。天生的我们造了一大堆恶,后天要造的善我们还没来得及造,什么时候死还不知道,你还放逸,是不是!所以“甚勿放逸”!就是这个意思。

      那下面忘念呢,什么意思?忘掉了正念。不正念叫妄念,散乱。散乱是什么?散乱是生命处在无意义的状态中,叫散乱。

      然后不正知,没有正知正见,这些是叫随烦恼。这些随烦恼,你说犯了这些是不是就会下地狱啊?这些呢,有的会。但是地狱是不是说十八层地狱,地狱里很深很深的,还好一点,但是这是会去三恶道的,至少三恶道。畜生啊,饿鬼啊,地狱。

你像不正知啊,散乱啊,忘念啊、放逸啊,懈怠啊,这些都会去做畜生。畜生它就是没有这些东西,它不会有这些的。前面的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骄、害这些都容易去地狱的。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这些都容易去饿鬼道、去畜生道的。

      我们现在通过这个法来照镜子,来照一照我们,我们这个人原来是三恶道的东西多。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学习要把生命变得有指南针,以前我们生命没指南针,浑浑噩噩过日子的,现在变成有指南针,有经有纬。本来不管的,我这个生命就像一片地一样的,管他野草毒草,随便他长吧。现在怎么样?现在我们知道了,毒草就要拔掉,忿、恨、覆、恼、嫉这些都是毒草,看到一根赶快拔掉,知道吗,就是这样的。


图片


      下面是四事不决定,不决定什么呢?“恶作、睡眠、寻、伺”这四个不决定的。为什么是这四个,在我们生命状态里面,我们前面讲到嘛,睡觉,一天二十四小时要睡掉八个小时嘛。你说睡觉为什么叫不决定啊?睡觉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呢?是属于什么?这个不确定的。对于那个小偷他准备要去抢银行,但是很累了,他先睡一觉再去抢,那这个睡觉对他来说是什么?(学员:恶)。是坏的,不好的。宁愿把他抓起来,绳子吊着不让他睡,他就做不了坏事对不对。

      那对于菩萨,过会儿我们义工、我们在座的学员都去睡觉了。那个睡觉是什么?好的。因为明天还要学习,对不对。那别人如果打扰你睡觉,那这个人是不是坏蛋?别人把你抓起来拿绳子吊着,不让你睡觉,是不是这个人就变成做坏事了?那反过来说,那小偷要准备睡觉,养好了精神去偷银行,那你把他抓起来吊着,那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学员:是)。所以这个睡觉是不定法。如果你要做菩萨,你如果要做正确的事情,体力缺乏,很辛苦了,这时候睡一觉,那这个睡觉是好的,是善业。

      那这个恶作呢,你能理解这个恶作为什么也是不决定呢?你们看到一个恶作,恶好像都是跟善对的嘛,那它应该就是恶的嘛!是不是。那它为什么不决定啊?你们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次序这么好,小朋友有一个做恶作剧的,扰乱这个气氛,他好还是不好?(学员:不好)。不好,对不对。比如说日本侵略中国,有个小孩子跑到日本鬼子那去恶作剧,你说他好还是不好?(学员:好)。哎,那就是好。


图片


      上次我到比利时,比利时那个布鲁塞尔广场,广场边上有个世界闻名的小尿童,你们还有没有印象?有一个照片,小尿童于连。于连干嘛的?(学员:尿尿的)。尿尿的反而变成比利时的国家英雄。(学员:浇灭炸弹了)。对啊,原来敌人在撤退的时候埋了很多的炸药,要把整个布鲁塞尔城市给炸掉。但是这个小朋友发现了之后,他怎么样?他撒了一泡尿。(学员:呵呵)。你说这个动作好像是恶作,但是他变成了国家英雄,对不对?(学员:对)。就这道理。

      然后寻和伺,寻你说是好还是不好?都不一定,要看去寻什么。伺也是这样,如果你寻思佛法,是好的,寻佛法思佛法,那是好的。如果不是寻思佛法,你尽寻思着怎么作弊,怎么去害别人,那就不好的。但是恶作、睡眠、寻、伺,在我们生命里面占了多大的比例,你知道吗?比例也是很大的。我一说休息,小朋友你弄他,他弄你,相互嬉闹,也像恶作一样,对不对。一说休息了他就恶作了,


      然后有的人就想其他的了:这么热怎么办,最好能让我回家就好了,你说这样子的寻好不好?(学员:不好)。因为他要离开这个好的团体,他回家没有多大意义。回家有这么多老师辅导他吗?他有这么多好的同伴吗?(学员:没有)。这同伴你天下打广告也找不来的。我今天下午跟大家讲了,我们今天聚会在这里是百万分之一的比例,不是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哦,我们宁波几百万人才来几个人,你看,一百万人里难得其一,甚至一百万都不止,知道吗。你说你到哪找这么好的同伴!
      那伺呢?伺也是这样,你要想不好的,那这个伺是不好的。如果你想我怎么样能够集中精力,我怎么样能够把这个有效的时间利用好,效率高,那这个伺察,伺和观察的察有时候是连在一起的,这种伺察就是好的。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点击查看《大乘五蕴论》更多内容☞

「五种别境」 与 「五浊恶世」

云何为「色、受、想、行蕴 」?

你是要度别人,还是被别人度?

云何名为“无表色法” ?

云何为「色 声 香 味 触 」?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 

接近于法的状态,这很重要


图片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相关文章
· 过了500天零垃圾生活后,这个女孩发现真正的美原来是……
· 在这场一人与万人的战争中,战胜它们
· 了解自己的心
· 颠覆你的认知——科学与佛教的相遇之处
· 佛陀力量感召而来
· 你的佛缘,究竟从何而来
· 般若智慧
· 十一种善,应安住,不放逸
· 破除我执智慧现,不生不灭佛刹土
· 宇宙的“大数据”都记录了什么?
· 深切缅怀,人间潮音——一代高僧太虚大师圆寂纪念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转发功德无量)
· 降伏内在的怨敌
· 「五种别境」 与 「五浊恶世」
· 一切法为令众生达彼岸
·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位俄国大文豪将彻底颠覆你的三观!
·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法师”?
· “道”,是工匠精神的情怀……
· 当悲伤降临,我们该怎么办
· 佛陀的本意,你了解吗?
· 清明,我不去牧童遥指的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