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和出世间该如何平衡

2018-01-07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导语

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不离世间觉。

这个“觉”字一定注意,佛法不离世间去觉悟,不是不离世间法,世间法是错误的,佛法不离开世间去觉悟,苦难中也能觉悟佛法,是这个意思。

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不会说破坏了世间的程序。我们弘扬佛法地方,这个地方肯定社会和谐。人好了、戒恶修善了,那家庭就会好,家庭和睦了,社会就会安定。



比较直接、智慧,又很慈悲

观点明确的告诉你,世间和出世间该如何平衡。


图片

问答

图片

Q1

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那如果师父你讲因果,反作用力,来得到这些表面的福报,那样不也是执着吗?


传喜法师

首先我们远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至少你要有一个福报,身体健康、有钱,这些。就是说首先你不要伤害你自己,这是一个世间的幸福,这是起码你要做到的。那你有这些条件以后,进一步我们来追求真正的解脱。

比如就像现在,我说你现在来出家好不好?不行,你说我现在还要赚钱,我现在还要读书。你不见得有出家的福报,光讲简单的出家而已。佛教的慈悲是希望每个人,都得到世间的一些快乐,先不堕落痛苦的阶段,地狱、鬼道、畜生道,然后进一步还希望他解脱。

图片

但是如果站在慈悲的修行,你所做的都不是为你自己。我今天很有福报,有非常多的金钱,那我就可以盖寺院,养老院。我今天身体很健康,那我就可以去做很多的劳动。我今天相貌很庄严,声音很好听,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人,因为想亲近你而能够听闻到很多很好的教育。

所以一切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而是为了引导大家,就像把这个寺院盖得很漂亮,那样子我们愿意来听。如果大家现在是坐在地上,也许你们早就走了,所以我们只是拥有这些,但不执着这些。


图片
图片


Q2

我们知道世间法和出世法同等重要。所以,世间法要学习,出世的心态我们也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养家糊口,还要工作和学习,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

传喜法师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直至走向终极的生命目标。其实,这里面是有先后次序的。就像小孩子必须得先读书,童年乃至青少年时期是他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让他先打工肯定是违法的。

在世出法看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在六度当中要以智慧为先导,智慧如目,前五度如足。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眼睛的行为是危险的。

图片

为什么佛教这么重要?为什么佛教在中国这么普及?这是因为佛教的智慧是人人所需要的,上至皇帝到士大夫再到平民百姓,盖莫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佛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教育,是一种生命观。衪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衪还是生命的精华。

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间的一切就会有道德规范,就会纳入正轨。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间的行为就会转平凡为神圣。有了佛法的智慧,真正实现人人是平等的,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能够成就伟业!所以,在佛法与世间法的关系上,我们还要以佛教为主,那样的话,世间法才会变得完美无缺。


提问者:信众

开示:传喜法师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慧日视频


相关文章
· 这场比赛,你准备好了吗?
· 当代玄奘舍身求法 显密双弘振锡清凉——恭逢能海上师圆寂纪念日(作何善恶成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 它是佛陀悟道后的自证境界
· 冬月贺盛事,瓯城谒名蓝——传喜法师冬月温州行
· 他双目失明还能画出如此绝美的画作!
· 抹去生命的“假想敌”
· 人生的幸福从哪里来?
· 我有法,你有信心吗?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NO,NO,这不是真的
· 蚊子咬你,你打吗?来听清定上师怎么说
· 要找到这种信心
· 生生世世的业债,可以一下还清吗?
· 从沙场少将到隐世高僧——定公上人诞辰纪念日
·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殊胜吉日 转发功德无量)
· 最吉祥的事
· 厉害了!这一首歌能学会四大菩萨心咒!
· 静身不违安养,慧法普度群萌——台宗耆宿静慧长老圆寂纪念日
· 时光更替,让心回家
· 你好,2018!——新的一年,愿你不虚此行
· 孙俪:信仰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