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讲堂 | 传喜法师《回头如意》第四集

2017-07-22 08:12: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回头如意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图片
图片


(建议在WIFI下观看)


◆ ◆ 思考◆ ◆


  • 我们知道文殊菩萨拿如意,表什么法呢?

  •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显现在家人的形象?

  • 我们为什么会有障碍?

  • 净土是什么?


◆ ◆ 摘录◆ ◆

 我拿的这个叫法器——如意!

我们知道文殊菩萨拿如意,为什么呢?

我前面讲的叫回头如意,就是回光返照的意思!

念佛珠也是,念佛念佛,佛在哪?

回光返照才是佛啊!

一切外在都是生灭的,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的,就是要于诸法诸相上,要见诸相非相,则见佛! 所以叫念佛。

念佛就是什么?就是回光返照!

我们听到声音了,耳朵怎么回光返照?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性就是阿弥陀佛,如果这个道理不懂,就这层窗户纸,没多的。所以你看古人,老和尚就这样捧着如意,你说他有说法还是没说法?说什么法啊?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啊?就是念阿弥陀佛。佛珠这样一拿,有没有说法?说什么法?念佛啊!念佛就是回光返照啊!所以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有没有说法?有啊!听懂的人到处看到都是法啊!


◆ ◆ ◆ ◆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显现在家人的形象呢?

告诉大家,文殊菩萨是显现的在家的形象。所以衣服穿的很好看!文殊菩萨没有剃光头的。

祂证悟空性,你说还有出家在家的区别吗?在家出家区别也没有的。

所以文殊菩萨的刹土,祂以后成佛的普见如来的刹土,全部是像极乐世界一样的,所有诸佛的刹土连成一片变成祂的刹土,然后祂不说二乘三乘法的,专门说大乘——一实相乘。

为什么《维摩诘经》里维摩诘居士跟文殊菩萨两位对答,讲不二法门,祂两个开显不二的真谛,这是诸法实相啊!

诸法实相就是说真实理谛不染一尘,没有人、我、众生、寿者,甚至不要说没有凡夫相,连圣人相都没有,凡圣皆不可得。


◆ ◆ ◆ ◆

我执根又展现出眼耳鼻舌身意,看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就定位了。

定了有,你现在在地球上什么地方了、什么时间了,有了空间有了时间。好了,就变成有障碍的。

诸佛、圣贤是无量光、无量寿,时间没有障碍、空间没有障碍,我们凡夫就是时间有障碍、空间有障碍,所以坐牢狱一样,走到哪你都像坐牢狱一样。

从哪来到这,坐飞机、坐车你怎么样来都是为了克服这个空间的障碍。

但是根本上,不管你是坐飞机是坐车,你没有根本上超越空间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叫世间的方法,所以地球的资源就会越来越枯竭。

因为你这个方法,你是需要有为的来克服这障碍,你不是根本上克服了这个空间的障碍,所以佛法是回光返照。


◆ ◆ ◆ ◆

净土是什么?

就是心清净,与佛法相应,心与佛法相应就叫清净。

“此心不变发菩提”,这个心就是菩提,即心即佛,你见心即见道,见道即是菩提呀。所以发菩提心就是——这个心就是菩提啊!

它本身就是不二的,心跟菩提之间就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叫“发心”。

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就是发坚固心,就是发金刚心,这个心就是的。但是作为善知识会再引导我们。

因为心还有好多种状态,心里面心法、心所法,有清净的心,有不清净的。那里面再有择法眼,能戒恶修善。


◆ ◆ ◆ ◆

因为这个心,离垢染,因为这个智慧会解析一切相,一切相在文殊菩萨眼睛里都会诸相非相,所以他不会生实有的贪心的。


图片



文/传喜法师

来源/佛教慧日网站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慧日腾讯视频


相关文章
· 慧日讲堂 | 传喜法师《回头如意》第三集
· 慧日讲堂 | 传喜法师《回头如意》第二集
· 传喜法师:换个角度看供水
· 一只流浪狗陪他跑完马拉松,他跨越半个地球结束它的流浪!
· 娑婆世界,就是影子的世界
· 学修讲堂 | 传喜法师《回头如意》第一集
· 请师父慈悲开示,什么是“烦恼”?
· 传喜法师:忆念苍生情
· “放下身心”的训练
· 怎样才能在进入到不生不灭的状态中念佛呢?
· 吃素改变这一切!曾被千夫所指的“拳王”泰森,告别毒瘾、肥胖、高血压...…
· 【微语】把生命奉献给众生
· 佛说女子八十四态
· 直面恐惧、自在地超越生老病死——传喜法师讲如何觉悟
· 佛带众生业 弟子心惭愧
· 流传了六百多年的做人道理,你知道多少?——传喜法师深度解读禅宗至论
· 护持三宝,也是成佛之因——传喜法师讲如何做义工
· 无著菩萨:人心的九个结,你有吗?
· 了知邪见树正见
· “我希望你运气坏一点”:一位大法官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话好狠却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