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示
如果我们能用智慧去回光返照自己心的本来面貌,能够用我们因地的清净心来念佛的话,就会比较相应。所以,念佛除了怀着信心,我们还要带着深解信地,带着智慧的体来念。
参禅往往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只参心的本来面目,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凡夫因地的修行,如何去跟累劫修行、福慧圆满的佛相应,这样很容易失去信仰、失去皈依,所以既要带着对禅的智慧,又要有净土的信仰,这就叫“有禅有净土”。
念佛修净土的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用世俗的心,用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去理解佛,心就会落于凡俗,他甚至不知佛和魔的区别是什么,只是凭借自己主观的心、主观的愿望,没有办法去辨别正邪。
所以在《金刚经》里说:“若人以音声求我,以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只见到业的境界、业的果报、业的相续,用表面的,甚至习气的、虚妄的心,这样的因不会感得佛陀的理与境,没有办法与佛陀的果相应。
《楞严经》里面也讲到,因地如果不真的话,果招纡曲。《法华经》里也说:“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要契于如来的体性,这种“如是”才真的是如是。
往期回顾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