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鹿入深阱

2020-10-21 22:07: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鹿入深阱》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著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贪爱不捨,凡事只想到自己而经常触恼众生。」想到这裡,他忧心忡忡地起身,来到祇园精舍,至诚顶礼后恭敬地向佛请法。


    「为什麽世间人如此执迷不悟呢?」波斯匿王不解地问。


     佛陀慈悲开示:「譬如猎人捕鹿,会先挖好一处深阱,接著驱赶鹿群往陷阱的方向去。鹿群在惊惶失措、四处逃窜中,若不小心误入陷阱,就只能任人宰割。那些因事业成功就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贪爱不捨,乃至于自以为是而恼害众生的愚人,就像那些被驱赶的鹿,看不清楚无常的真相,莾莾撞撞落入魔阱,只能任由魔王处置,在长夜漫漫、无止尽的牢狱中受苦。」佛陀接著说了一首偈子:


     纵意著事业,荒迷于五欲,

   不知后恶果,如鹿入深穽。

   极受诸苦恼,行此恶业者,

   悲苦更苦报,悔恨何所及。

   修于善业者,后获妙果报,

   临终情欢豫,后则无悔恨。


图片
图片


     佛陀表示:「恣意追逐世间上的功名利禄,乃至于纵情耽乐于五欲者,不知乐极生悲,尽未来际则苦患无穷。就像被驱赶的鹿群,落入看不见的陷阱裡,永无出期。三界如火宅,看不清楚五欲逼迫苦者,往往随顺贪、瞋、痴三毒,更造作种种恶业,以苦为乐,则苦上加苦,自作自受,再想后悔也来不及了。若于无常、苦、空有所警惕者,必能觉察自己的习气,断恶修善,则此生可得善终,未来必有殊妙胜果,不致有所追悔。」


     国王及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后,都很欢喜地奉行善法。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圆觉经》云:「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我们若能看清万事万物万法的真相犹如虚空之花,并非实有,就能断除贪瞋痴三毒,不但能免于六道轮迴之苦,更进一步能普利有情,成就佛道。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蕅益大师:学不难努力自修,难在……
· 你相不相信一个修行有素的人,可以让枯木逢春?
· 那年冬天,一位老和尚在他的关房里跟我讲因果之法
· 法语图|关键取决于智慧
· 【佛典故事】狮子恭敬沙门成佛缘
· 道场以何为庄严?
· 弘一法师圆寂纪念 | 他的书法浑若天成,字里行间褪尽人间烟火
· 秋酣|山林鎏金,五台尽染,这是一场久别的重逢
· 去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
· 【永恒的加持】缅甸朝圣之旅视频合集 {精美版}
· 开智慧的增上缘
· 法语图|生而为人的尊严
· 【佛典故事】一名无量义
· 脾气、和合与见地
· 如此殊胜的法会,就是对每一个人修行结果的印证
· 往生佛国方法如此之多——《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十一课
· 圆瑛法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五)
· 做个好护法可不简单
· 往生佛国方法如此之多——《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十一课
· 法语图|真理通过智慧才能自证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