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讲经盛会广开法筵,收藏版视频图集震撼来袭

2020-10-13 05: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群贤俱会


文殊古刹


僧才璀璨


盛世法筵






五台县首届佛教讲经学习交流会


千年佛光,熠熠生辉。2020年10月10日至11日,五台县首届佛教讲经学习交流会在五台山文殊寺隆重举行。来自五台县各寺院的25位法师,结合学修体悟,纷呈无碍辩才。他们妙语连珠、威仪具足,圆满了一场场殊胜的法筵,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五台县大德法师的风采,评委点评契理契机、舌灿莲花,令人印象深刻,心生欢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届讲经交流学习会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0名。目前,佛教正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而人才培养是佛教传承发展和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基础,此次讲经学习交流意义非凡。今天我们对一等奖获奖法师的精彩瞬间进行回顾,以飨大众。


图片


图片

奖  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本次奖杯以莲花做底,法轮、宝剑自上而下依次立于莲座之上。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中,以大白莲华来比喻妙法难值难遇,今逢盛世法筵大开,犹如妙莲灿然绽放。这次奖杯设计时就融入了莲华、法轮和智慧宝剑三要素。


缠绕着火焰的宝剑代表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智慧,修行人执持的智慧利剑,断破自他一切众生的烦恼贼;顶部的法轮是世界佛教的教徽,比喻佛法能运载众生到达彼岸,其中的八辐代表八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同时也寓意善知识讲法转法轮如车轮一般辗转不停、畅通无阻、长盛不衰。



· 一等奖 ·


01


图片

释智耀(文殊寺)

图片


五台山文殊寺释智耀法师综合评分位列第一,他的宣讲题目为“如何利益众生”。法师从自证得道、发菩提心、广结善缘、善巧方便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如果我们自己有道,自然龙天推出,到时候就是你想低调,实力它也不允许”“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地不下种”“我们佛陀为什么能人气爆棚,有这么高的上座率呢?”……讲经现场,法师妙语连珠。


法师称,首先我们要自证得道。在我们寺院前面不远处是很有名的古刹——法华寺,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这里到普陀山的,这是观音菩萨弘法的起点。如果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没有跟着善知识精进地闻思修行,就不会有以后广度众生的果报。如果我们自己还沉溺在颠倒梦想之中就去利益众生,那有可能就是“一盲引众盲,大家相牵入火坑”了。所以说如果我们自己有道的话,自然龙天推出,有一句话怎么说,到时候就是你想低调,实力也不允许。


第二,要发菩提心。师公上悟下道老和尚常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地不下种。”依大誓愿力,佛陀析骨为笔,剥皮为纸,为正法故,不惜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佛法的明天。历代祖师也是如此,玄奘大师立下“宁向西方一步死,决不东归半步生”的誓愿,为求正法,只身跨越茫茫的大漠和巍巍的雪山;鉴真大师为了利益众生发愿东渡,五次都失败,最后还双目失明,仍坚毅地踏上第六次东渡日本的航程。在特殊的年代,悟公上人面对着世人的不解,仍然不忘自己的菩提心和慈悲心,还发愿度那些曾经伤害他的众生。风波过后,曾经不理解师公的人最终都皈依了三宝。


图片


愿力不可思议,菩提心不可思议,愿力若深,学百千法门亦不厌,纵遇诸魔障难亦能于中不动毫端。师父常说,一个人发起菩提心的时候,他真的能改变这个世界。佛法三千多年来流传到今天,我们就是要以大愿心、大菩提心接好祖师用生命燃烧的明灯,传递给我们,让佛法常住在人间。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的时候,阿阇梨也带我们发愿: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第三是要广结善缘。有些法师各方面都特别好,但是人气不高,但佛陀的法会场场爆满,大菩萨众无量无边,比丘众至少也千二百五十人俱。佛陀为什么能人气爆棚,有这么高的上座率呢?在《金光明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佛陀以前是流水长者子,救度了很多很多的鱼,等到佛陀成道之后,那些鱼都变成了天子来现场听佛陀说法。所以说,佛陀这么高的人气是往劫布施众生、救度众生,与众生结善缘的结果。我们佛弟子一直提倡护生、吃素,要用慈悲心对待一切人,给众生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希望,带去方便。所以我们要“常随佛学”,与众生广结善缘。


图片


第四,我们与众生结下了善妙的因缘后,就进入到最后一个层面——以善巧方便度脱众生。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千臂千钵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中文殊菩萨说:“我于五道,随形度化,同类同行,同事同语,同业引导,得入佛道。”在五台山,文殊菩萨不光示现菩萨的身相,也示现为贫女、长者、乞丐。菩萨观机逗教,对症下药,观音菩萨千手千眼,每一只手都拿着不一样的法器,每一种都是对众生的机。我们新时代的出家人要拿起新的法器,比如影视、网络、音乐等新形式,为新时代弘扬正能量,为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法师总结称,我们就是从自己得道,然后发起菩提心,发起大愿心,与众生结下善妙的因缘,最后以善巧方便度脱无量的众生。


02


图片

释法藏(大方古寺)

图片


大方古寺释法藏法师综合评分位列第二,法师分享主题为“如何认识因果”,从两个方面来分享“如何学习佛陀所赐予的因果教言”。


法师认为,首先是要端正态度,要知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要放下所有的傲慢,无上恭敬地来接受佛陀的教言。


图片


其次,要按照佛陀的指引真实地去观察。我们平时观察的都是眼皮子底下的一点点因果,要跨越这一世的因果观察,扩大到更长远的时空范围内去认知它。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小偷偷钱,直观的因果是他原来没钱,偷到了钱就可以买东西吃了,但佛陀开示的是,偷盗的行为会导致长远的福报减损,以及长久的贫穷和痛苦。这要在更长的时空跨度上去观察,需要我们对佛陀生起更高的信心,需要更大的福报以及善知识的引导。


03


图片

释演通(般若寺)

图片


般若寺的释演通法师综合评分位列第三,他的宣讲题目为“如何建立信仰”,法师从《善生经》中,善生尽孝拜六方的公案出发,提示我们佛陀如何以善巧方便护念众生的心,使善生建立信仰。


首先,法师提出思考,我们学佛后是学会了护念他人,还是把佛法当成照妖镜,去找别人的毛病,不懂感恩,一味索取,把佛法当成了伤害众生的工具。法师认为,信仰建立的第一步就是做一个正常人,建立起贤善的人格,让周围的慢慢都很喜欢你。


图片


其次,信仰的建立不是靠放光动地,七彩云霞,而是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善知识如师长、父母般,关心弟子的生活学习,遇到弟子犯错也会呵责处罚,有人生病了没人看护,佛陀也会亲自照顾。然后看着这些弟子于圣法中闻思修,依善知识教导而行,令法逐渐浸润心中,渐渐达到离苦得乐,断恶修善,这才是一个行持八正道的正信佛弟子建立信仰的过程。法师总结称,认可善知识、认可善知识所教的法,进而去思维、依法行持,让内心住在法上,信仰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讲经交流会现场报道


图片



推荐阅读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原创记录短片合集

助建古文殊寺第二期项目列表


图片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图片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极乐世界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九课
· 应知瑞与双莲并,一朵腾芳万古传——慧日寺昙花再次开放
· 法语图|你的生命将因为三宝而获得永恒
· 【佛典故事】戒香
·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 【燃灯慧照】这两个殊胜的咒语能转变众生的业力
· 盛世法筵,僧才璀璨 | 2020年五台县宗教教职人员培训暨首届佛教讲经学习交流会圆满举行
· 想起自己的名字和来时的路——“慧”看电影之《千与千寻》
· 法语图|只要你坚持着、相信着……
· 【佛典故事】清淨供养 受福无量
· 守护生命中难得的清净
· 微信公众平台
· 从起跑线到终点站,哪个更重要
· 功德成就极乐世界的一切庄严——《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八课
· 这些大德的特点,你要知道 ——梦参长老谈虚云老和尚
· 滴滴甘露,沁入性海
· 功德成就极乐世界的一切庄严——《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八课
· 法语图|建寺院,不只是在建一个有形的平台
· 【佛典故事】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 佛是圆满的,亦如如意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