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大师求道
高齐的祥云大师是并州周姓人家子弟,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向本州的灵询法师请问佛法的教义,后跟随灵询法师出家。
灵询法师想要观察他宿世的根机,就把藏经库打开,里面很多经文藏书任由他探取,结果他取了《涅槃经》来研读。《涅槃经》是继承《般若经》的空性思想及大众部的教理,同时又采用法华一乘的思想而成立,教义包含三点:一、法身常住;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三、一阐提成佛。
他用心阅读不到一年,整部经都可以朗朗成诵。每日都诵读一遍,习以为常。后来听人谈到清凉山有灵异的仙境,于是他就随身带着经书前往游化。到五台山台顶去参拜,后来就住在大孚寺,照样持诵《涅槃经》,非常用功。
有一天,偶然间来了一位身穿官服样子的人,那个人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来到他的面前很有礼貌地邀请说:“希望您能到敝舍修法行道七天,也好降福到我家,庇荫我一家人。”
不便拒绝他人的盛情,于是他跟着这人向北而行。走了好几里路,但见山中的云雾晦暗,心里多少有点纳闷。可是过了不久,乌云开了,眼前一片景色非比寻常,向前进入一处很大的宅子,庭堂居室特别庄严,一派富丽堂皇。
祥云法师觉得此人非凡,于是便问:“请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是何身份?”
“法师,不瞒你说,我是此地的山神。有劳大驾莅临,实感荣幸之至。”祥云法师对神人的盛情邀请不忍拒绝,于是就在山中住了七日,七日之中修持佛法,精勤有加。每日进食的餐物味道也是世间少有,神人将几样珍奇之物送与祥云法师,然而法师不肯收。但神人一再要勉强他非接受不可,祥云法师不得不说:“贫僧道业未成,所担心的只是这个臭皮囊的肉体命不久长,还等不到道业完成就要大去。倘蒙施主不弃,定要布施的话,不如赐我灵药,使我寿命得以延长,以便我有更多时间从容办道,得以有成,这样才是我所希望的事。”
神人神情庄重地回答说:“好的,可以办得到。”说完取了一茎药草,色泽纯白,形状如同一名童子。然后说:“法师,您把这根药草嚼一下吧。”
祥云法师服下了药草,不料因此获神通自在,随后便向此神人道谢,回到灵询法师的道场去了。
编者按
历代以来,发心朝五台山者由于其心量与缘遇之不同,对于圣迹,有见与不见,甚至把臂而过、犹不识其为菩萨之应迹者,亦大有人在。
从《文殊大士灵应录》的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欲见灵山圣境,有缘或无缘,其关键皆系于我等心念。
经典中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朝山者若能保持虔诚恭敬,不轻慢所见人物,于中亦不妄起分别,则大士所驻之灵山圣迹,莫不常随人之心,应所知量而示现。
今人虽不能亲临当时之境,但只要我们能细嚼文意,耐心地推究,也必能大蒙法益。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客堂电话:0350 — 3363636
声 明
本期图片丨惜缘法师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