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
——摘自《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参考释文:只要保持一心,就是无心 绝对,就是佛。佛跟我们众生没有差别,是同一佛性。因众生着相外求,所以就会失去,这里是指修行的方法,清净的佛性在这里,不要求,就是见一切相,不要分别 不要执着,就冷静的 清楚的去看它,绝对的存在不要破坏它,不管外面的相怎样,本体的清净心它一样的存在,用佛去找佛,用这个心去捉心,当下放下,当下不去分别执着,依清净心行事,用本性不生不灭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等,都是不生不灭,是同一心同一佛性,若不能离开对立永远没有办法成佛,若息掉妄念,忘却思虑。息念不是停止念头,什么都不想,而是停止分别执着的念头,但存在正念,虽存在正念但是无念,无念是绝对的法身,法身即是平等,虽是本体,但是妙用现前;忘虑是忘掉我们不必要的烦恼 思虑,修行要了无挂碍,身口意清净,见一切相非相全部放下。因为不二,心既是佛,当我们做众生时,烦恼盖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个佛性 清净心也就是佛心,是不会减少的。当我们有一天成佛了,悟道了,我们也没有增加什么,六度万行积累功德,我们该做的事情,不善不为,虽不假修添我们一样行善,因为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本性。遇缘即施展妙用,没有烦恼的作用,缘散掉了就空寂了。若我们不决定信这个是佛,着相修行,修给人家看以求得到赞叹,这都是妄想。修行要懂得心法,此心即是佛除此外别无他佛亦别无他心。此心清净光明如虚空广大没有形状。起心动念若外求即为着相,观照此心善用其心,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着相的佛,着相怎会成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