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观照,妄想就没有了

2022-01-19 08: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呼吸念佛与观照

《向佛陀学习》

——梦参老和尚 开示

图片


佛法在哪里呢?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

佛法在哪里呢?就在你自己的心中。

把你的心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不是两条并行线,而是一条直线。把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接触人,一种接触事。不论在人、在事上,你都得这样用心、这样处理问题,你会处理得很恰当。


在病苦当中,特别是在困境当中,你就会感觉到心的威力,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图片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或者念大乘经典才是修行,反而觉得做饭、烧开水或者游山玩水都不是佛法,这就错了!

没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没有一件是离开你的心而能成就的。


你要把一切法都运用到自己的心上,以这个心再来修行、起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这个定并不是说六根都不动了,我所说的这个定不是指这个定,而是在眼观色、耳闻声、舌尝味的时候,都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这个定要怎么修呢?就是要“观照”。   


观照,在教理的术语,叫“毘钵舍那”。毘钵舍那,叫做“观”,观就能够得到三昧、三摩地、禅定、奢摩他、止。这些都是一样的,名词虽然很多,但是意思只有一个,简单地说就是定,定了才能生慧,没有定的慧是没有根的。


这个“定”要怎么学呢?

就是心理上经常地觉知,心里觉知就是明白。佛就是觉,也就是明白;你明白了,正知正觉了,这就是佛。


经常有佛的觉知智慧、觉知观照,觉知观照什么呢?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观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但观照的方法是随个人的做法而有所不同。


我以前观照的方法,是念“阿弥陀佛”或者念“地藏菩萨”,用呼吸的方式,吸气的时候就念“阿弥”,呼气的时候就念“陀佛”,或者“地藏”、“菩萨”都可以,你用久了就可以一鼓作气了。一呼一吸、一吸一呼都是“地藏菩萨”,随时这样念。


图片

马哈希禅师


有一位缅甸的大智者马哈希禅师,他教导一种方法很适合我,但是他的方法不是像我以佛菩萨为名号。


他都观照些什么呢?他说要观照吸气,往内吸气腹部就胀,往外呼气腹部就扁了,就观你呼吸时的腹胀、腹扁,思想自然就会专注在这个动作上。


如果我们不注意还是注意不到,他还告诉我们,你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肚皮,一吸气肚子就往上鼓了,一呼气肚子就扁了,专注在你肚皮上不放。


人必须呼吸,但是这个做不住,念也定不住。用这种息念住的方法,念定不住、跑了,你也不要着急,也不要非把它拉回来不可。



马哈希禅师的方法是不拉,我以前的方法是拉回来。好比说念头一走了,把它收摄回来。


马哈希禅师是随着念头转变,他说:你观照腹部的胀、扁,把能动念的心,跟你所观的,随你腹部胀、扁的现相,就是观照使它不失,念念地使它不走样,念念地去观照。 就像我们拿箭射靶,箭箭都射中的意思。


观照不失,如果这个念头跑了、岔开了,念头晃荡了,不观照腹部了,呼气时腹部自然地会扁,吸气时就胀了。吸,胀、扁,用手触摸,但是念已经跑了,不在这上面,怎么办呢?你赶紧对自己观想说:“散了,散了!”经你这么一说,你的散乱就回来了,你说:“散了,散了!”散乱的现象就没有了,这就是“照”。这样的照就叫“念住”,念必须要住到这个胀、扁里头,不要让它散了。


你这样地对照一、两次,散乱的现象就没有了。初次使用的时候,你中间住久了就是呼吸,清清楚楚地“观”就是呼吸。


图片


我以前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如果念头跑了,赶紧把它收摄回来。马哈希禅师观照的方法比我的方法更好,他不收摄,就随着念头转移,念到哪就住到哪,这就是“念住”。


念到哪就住哪,晃荡就让它晃荡;它一晃荡,你就随着晃荡起观照;一观照,晃荡就没有了,散乱就停止了。散乱一停止之后,他再恢复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扁、胀,就这样观照。



马哈希禅师有时在修行的时候,隐隐约约之间好像撞见一个人,本来在观照腹部胀、扁的他,也是恰巧撞见这个人,一观照之后又没有了,没有了又回到胀、扁的情形;或者遇见一个人与他聊聊天、说说闲话,在闲谈的时候就随着闲话去观照。


他的意思就是,你随着你生起的这些妄念、妄想、习性去观照,一观照之后,妄想就没有了。在任何起心动念、回忆的时候,你都不离观照,一旦观照久了,这些现象都没有了,又回到腹部的胀、扁了。


但是在这当中有很多过程,譬如有时心情很快乐,你就观快乐;有时很忧伤,就观忧伤吧!不要起分别,观的时候就是一照而已,因为你的正念注意的是腹胀、腹扁,就这一境专注不离,任何事情你都不要让它岔开。


图片


如果没有生起观照的时候,你很容易心随境转,别的境界一来就随着它跑了,这一跑就岔开主题,结果工夫全忘了。


如果你生起观照,其它的境界都空了,你就把正念提起来,这样的观照就很容易入定。观就是让你容易入定,看起来好像离开了,没有佛法了,其实就随着你的生活观照,这就是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止观。



观了之后就能定,就是止观双修的法门。其实这些都是幻影,你随着这些幻影一观,幻影也就消失了,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你就一一地观。


比如我们现在打坐、修行,打坐时想息定,初坐时没什么感觉,坐久了腿就开始酸了,僵硬了,发痛了,就会影响你的观;你就会放下不观了,开始观腿痛——为什么它会腿痛?当你观想力强的时候,麻也不麻了,痛也不痛了。


图片


如果念佛,你就观阿弥陀佛,或者你念地藏圣号就观地藏菩萨,有时你观到自净定处,能观的心、所观的像和所念的圣号全都没有了,这个就叫有工夫。


但是,因为你不能长时间保持定的状态,就必须随时地起念,随时地观照,真正地达到连续不断的观感,观感其实就是感受的相续。


只是我们说的那个受蕴,比如酸、痛、或消失、或快感、或痛感,都只是一种感受的相续,而且感受的相续,也就是你心法的相续。


当这种观修行久了,感受就渐渐少了,你又可以回来观照你腹部的胀、扁了。当你达到不为一切外境干扰的时候,能观腹部的心与所观腹部的胀、扁都没有了,这时候你就要入定了。 



马哈希禅师告诉我们,你观什么就把念住上面,他不断重复地说:观摇晃就观摇晃,他重复几句是让你注意观,观摇晃,心就住在摇晃上;观酸痛,心就住在酸痛上;心住就是念住,念住在那儿,那儿就没有了。你不念住,反而妄想纷飞,等你念一住反而没有了,他就是这个含义。 


到这个时候心纯、念止、境亡,心是纯一了,能念的心就没有了,境界相也没有了。


图片


境界相都是幻相,这些都是没有自性的,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你要能观想。



往期精选:

  

 善師贊  Praise to the Wholesome Teacher

【中西双语】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祈祷文(西班牙语读诵)

【全网首发】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祈祷文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纪品第八)(Keith美式发音读诵)

【殊胜日功德亿倍】《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五)(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四)(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三)(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二)(Keith美式发音读诵)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一)(Keith美式发音读诵)

【殊胜日】交给大家一个功课

超能力、折叠时空、选择觉醒还是酷炫的神通?——「慧」看电影之《奇异博士》

【日文版】这条路很长,你要跟住

「慧」看电影之《孔子》(Keith 美式发音读诵)

美图带你云朝圣佛陀说法台——灵鹫山

【佛诞月】看图云朝圣——圣地蓝毗尼园

【中俄双语】清明·祭

【中英双语】清明·祭 (Keith美式发音朗诵)

最新视频《祈愿Praying》全网首发,祈愿世界疾疫消除、众生吉祥安乐



 图片

什么!?招募义工,还不赶快报名!


我们用心选择图文,陪伴读者走过漫漫时光,如果您也怀揣信仰,

擅长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韩语、日语、瑞典、挪威语、荷兰语泰国语等语种翻译,文字编辑,和图文海报设计,那就别犹豫啦!邮箱:Huiriguoji_recruit@qq.com

~随喜转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公众号

发菩提心



慧日国际佛学HRIB

义工招募:

如果您对微信排版、海报设计、多语种翻译有兴趣

请和我们联系吧!


相关文章
· 有了般若,就会感解脱的果报
· 他们预知时至,解脱自在〡领略一代宗祖的修行德范
· 婆罗门女能到地狱救母,是哪一尊佛的加持?
· 明代高僧紫柏尊者、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圆寂纪念日(转发功德无量)
· 还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 利益他人,是自我成长的开始
· 【茶香慧日寺】有意义的宝贵人生
· 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
· 【瑞典语罗马尼亚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一切恭敬
· 微信公众平台
· 慧日春联陪伴我们十一年时光了,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 清凉悟语|一天吃素,一天杀生的恶业就和自己无关
· 圆瑛大师:依四念处观,发心修习,必得其益,受用无穷
· 当心灵福慧充满时,就能穿越虚妄照见真相
· 这四大海水指的是什么海
· 慧日春联贴起来,吉祥一整年
· 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现实意义
· 佛陀开显迅速积累成佛资粮的妙法——你准备好了吗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究竟涅槃
· 虚云老和尚冒死智辩,调伏毁寺损佛的李根源将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