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 | 知得地狱苦,肯发菩提心

2025-11-05 07:51:11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节选自《复徐晓帆居士函》



我佛有言,知得地狱苦,肯发菩提心,否则一息不来,前路茫茫,不胜疑惧。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足下已臻古稀,是宜早寻归路,以期安身立命处也。夫茹斋奉佛,是出尘之初步;诵经念佛,是入道之资粮。既曾奋足直前,即有到之一日。遵照《安士书》载修持,未尝不是。唯是高年老士,晚景无多,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如或立志不坚,愿行不精,恐难济事。


以鄙见,将《金刚经》,准提、大悲等咒,一概放下。早起后盥漱讫,遂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接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跟上手持念珠,克定数目,每日至少须一万声,多则弥善。


所谓“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又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白香山云“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则庶几矣。四字、六字,原无分别。以四字易纯,六字难熟,任意做去可也。


咒是密语,不必拟议思量,只要诚意精持,自有感格,毋须依龙舒读法也。道在心而不在迹,法由我而不由人。


一切生灵,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忍食他生命,滋我残躯?足下自应以善巧方便,晓喻家人,同修净业。所谓以斯道觉民,自他兼利,彼我同登净域,而功德岂浅鲜哉?


又复应知,求生净土一宗,注重于愿,有愿信在其中,行即随来。《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吾人千念万念,无非熟于临终之一念。若人信真愿切,至临终一念相应,即往生矣。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则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便永断矣。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生命的进步,从知恩开始
· 谛闲大师 | 空妄想,起正念
· 如何正面建设心灵?
· 谛闲大师 | 其心珍重,切莫浪用
· 在修行上越本分、越传统越好
· 世间为亭,佛法如桥
· 真正的开光,是学会“开心”
· 十一月 | 云闲高碧,日暖如春
· 入林入草不曾停 |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谛闲大师 | 如何习观?
· 修行,要舍得让自己吃苦
· 谛闲大师 | 念佛与修观
· 慈与悲的含义,很深很深
· 又到九九重阳日 || 登高望远、缅怀先祖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做佛法上等根器的人
· 要束缚还是自由,选择很重要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 没有菩萨情怀,不会了解众生的苦难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