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进步,从知恩开始

2025-11-05 07:50:58 发布: 人气:18
图片
图片


作为人子,我们怎能不去思维父母的恩德呢?但如果不学佛,我们就不能真正体解父母的恩德。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说:“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但就是佛稍微讲出的一点点,我们平时都思考不到。





一个人生命提高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开始思考所受的恩德。当我们这样去思考时,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大脑在苏醒了,我们的生命开始变得敏锐了。


否则不要说成佛了,我们的生命都不敏锐,从主观上认识不到所受的恩德,又没有报答的能力,这是很令人惭愧的。通过学佛,我们才能消除对恩德的迟钝感,才具有报恩的能力。




图片

佛陀在《父母恩难报经》中说:“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只有佛法才能究竟地报答父母的恩德。


图片


我出家后在师父身边,师父常常问我:“有没有给爸爸妈妈写信啊?”我说:“有的。”“要劝爸爸妈妈信佛啊,劝爸爸妈妈吃素啊。”这就是师父对我的教导——学佛的人,首先要报父母的恩。


所以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以前没学佛的时候,麻木不仁,老是埋怨父母把我们带到农村,吃了那么多苦。学了佛之后,我才由衷地感到佛法拯救了我,让我变成一个有孝心的人。



图片

有了对父母的孝心,对一切众生的感恩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

图片


特别是出家以后,受十方供养,天下众生都为我的衣食父母、恩德父母,在修行的路上支持着我们、理解着我们,这个恩德是很大的,所以众生恩慢慢就衍生出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谛闲大师 | 空妄想,起正念
· 如何正面建设心灵?
· 谛闲大师 | 其心珍重,切莫浪用
· 在修行上越本分、越传统越好
· 世间为亭,佛法如桥
· 真正的开光,是学会“开心”
· 十一月 | 云闲高碧,日暖如春
· 入林入草不曾停 |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谛闲大师 | 如何习观?
· 修行,要舍得让自己吃苦
· 谛闲大师 | 念佛与修观
· 慈与悲的含义,很深很深
· 又到九九重阳日 || 登高望远、缅怀先祖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做佛法上等根器的人
· 要束缚还是自由,选择很重要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 没有菩萨情怀,不会了解众生的苦难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