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金秋,
天宇澄明,物华岁丰。
10月1日,喜迎国庆,
福城文殊寺全体僧众
于妙吉祥法堂至诚恭诵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
以般若慈光祈福山河,
藉菩提愿力祝祷升平。
■ 以般若正智守护国土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是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护国经典,与《金光明最胜王经》《妙法莲华经》并称“护国三经”,是佛陀在灵鹫山为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国的国王所说。
此经以般若智慧为体,以护国利生为用,开显了“以般若正智守护国土”的微妙法门。经文虽简练,然意蕴丰富,空有兼融,既广泛阐明了“护持佛果”与“护国”之双重护卫,又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般若智慧的无限功德,实为护国佑民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典。
经中明确承诺,只要如法修持,诸佛菩萨及护法天神将会亲自守护国土。如《护国品》中称:“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每逢重大节日,福城文殊寺常以恭诵“护国三经”为国祈福。如新年恭诵《金光明最胜王经》,佛菩萨圣诞恭诵《妙法莲华经》等。
此次国庆之际,合寺僧众虔诚恭诵《仁王护国经》,并由传喜法师为众开示经文义理,首座贤空法师解说修法及具体功德,共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金秋时节,清凉圣山,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寺内宝铎清远,优昙盛放。
■ 佛教中国化的典范代表
《仁王护国般若经》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关键范本,其将“般若智慧”引向“护国”这一现实关切,使修行者的视野拓展至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这一思想深刻塑造了中国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入世品格,并为近代“人间佛教”的兴起铺设了思想桥梁。
从南北朝到隋唐,乃至宋元明清,每当遇到战乱、天灾或异常天象时,常以国家层面举办“仁王护国法会” 或 “仁王斋” 以祈求平安。后世的高僧大德亦多有注解疏释、宣讲,以期护国佑民,信众亦广为持诵,以求福祉。
当代高僧圆瑛大师曾于1934年讲解此经,强调此经是“护国之指南,实利生之宝藏”,能够“令七难不起,万民安乐”。
大师开示称,《仁王经》的“护国”不仅指外在的国土安宁(外护),更核心的是内护佛果与十地行,即守护众生的菩提心性和修行历程。他认为,般若智慧是护国的根本,能净化人心,实现真正的和平:“般若,又为化民之本。护国,若能宏扬般若,则得其本。既得其本,则四海清夷,万民安乐。”
以此诵经修学功德,
祈愿
世界和平,国运昌隆,
正法久住,人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