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 | 念佛与修观

2025-10-30 00:05:00 发布: 人气:56
图片
图片

节选自《复卢镜泉居士书》


夫经论之言,解第一义者,即《华严》所谓“心造诸如来,及种种五阴,一切诸法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指此三无差别之旨,即所谓第一义也。现前一念心性,本具理、事三千实相。我先太祖智者大师云:“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此即三无差别之旨于理想中能解此者,亦可云解第一义也。


所言理具,指性德也;言事造者,指修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能解性德,始能全性起修,念念入体,步步归真。可云“全修在性,性修不二,理事一如”,与宗门之悟,大不相侔。


苟能行如所说,的确如是修,当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即此可谓上品行径。加之信真愿切,十万亿刹外之极乐,即唯心净土;八万四千相好之佛果,即自性之弥陀也。如是则匪离跬步,宝池现四色之花;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珍禽与庶鸟偕音,琼院共茅堂并彩。


子当认真念佛,真信切愿,蓦直做去。幸勿回头转脑,落二落三。若云“依《观经》第十二作普观,第十三总观”,此两重观,本我凡夫用心之法。是人业重心粗,恐难成观,反不若老实念佛之为愈也。


来函中,陈述修观之法,是则是矣,恐难做到。虽未敢说非,亦不敢说是。何以故?依《观经》观法,一观未成,不得即观别观。故夫三观本自一心,三谛原是一境。谛,理境也;观,事智也。以本自一心之三智,观原是一境之三谛,境既如,智亦如,一如无二如。故曰:“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须如是悟,依如是修,观时不必念,念时不必观。观少念多,方有实益。


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光阴迅速,时不待人。宁许做过,勿可错过,至嘱至嘱!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又到九九重阳日 || 登高望远、缅怀先祖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做佛法上等根器的人
· 要束缚还是自由,选择很重要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 没有菩萨情怀,不会了解众生的苦难
· 向上走,自有湛蓝之虚空
· 五福临门这样修
· 小小的一颗种子,终会变成参天大树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一)
· 弘一大师圆寂纪念 | 他静悄悄地凌空,又无声无息地回到大地
· 时间真的平等吗?
· 谛闲大师 |只要佛念相继,则杂念自稀矣
· 这才是“天下为公”的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〡月光遍照处,诸事尽圆满
· 中秋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映千江,光照正觉
· 庆新中国七十六华诞 I 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喜迎华诞,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