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生命有三重境界:静、敬、净。
“静”代表物质世界的安静,
“敬”代表心灵世界的恭敬,
“净”代表精神世界的清净。
这三个字,对应于我们的身心灵的三重状态,也是人生修养的三重境界。
这三重境界无关信仰,而是每一个生命成长都可能经历的修养层次。
01
- 会五福临门 -

那生命如何健康成长?
第一是“伏”,降伏烦恼,这对应于自利;
第二是“服”,服务大众,对应于利他。
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就是佛。
所以有一句话叫:“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一个觉悟的人,一个修行成就的人,就表现在自利利他的能力上。降伏自己的烦恼,提升服务大众的能力,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就是佛。这样不管是小家、大家,还是国家,都会五福临门。


“五福”记载于《尚书·洪范》,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武王时期。周武王灭商后,箕子在陈述《洪范》时系统阐述了“五福”的理论。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让周朝享国八百年,成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年代最久远的朝代。所以孔夫子主张恢复周礼,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就具体展现在周礼上,上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下一直到我们今天所遵循的儒家道统。
02
使人间变得圆满 -


一个人能长寿,他的身体要健康,精气神要饱满。不仅长寿,最好还要富贵。有的人富而吝啬,不能分享他的财富,这不能称为“贵”。富而能施、富而能舍,方称“富贵”。一个人又长寿又富贵,人生质量就不会低。如果再加上康宁,那就更好。
我们也看到世间有一些人,又长寿又富贵又康宁,但是他不好德,没有进趋圣贤之心,这也是不圆满的。如果一个人既长寿又富贵又康宁,还能好德,这是了不得的,这样的人最后一定善终。
善终才是总结,盖棺定论人的一生。那对于修行人,盖棺定论还不算终了,还要烧一把,烧出舍利来。

所以别小看这“五福”,当它作为生命追求的时候,这是很高的标准。
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家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追求五福,不仅仅五福会临这个家的门,从小家、大家一直到国家,这五福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这就是从个人修养到家国天下。所以信佛不是为了信仰佛,而是佛怎么帮助我们这个人间变得圆满,帮助我们获得圆满的人生、健康的社会。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