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g Tian Xin
10月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寒露过后,昼渐短,夜渐长,凝露成霜,寒意愈盛。
伴随“寒露”而至的浓浓秋意,北方深秋已至,层林尽染,露重夜凉,冬寒初露。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清,少雨干燥,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Cold Dew
◆
一候:鸿雁来宾
俗语说“大雁不过九月九”,候鸟为避冬日严寒而南迁,寒露之时,最后一批鸿雁也已南飞。
◆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不见了,蛤类却大量繁殖。因为贝壳的条纹与雀鸟相似,所以传说中雀鸟潜入大水(大水是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
三候:菊有黄华
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菊花开在寒露将要谢幕时,经霜不凋,漫山遍野的菊花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
Cold Dew
深秋天气肃降、收敛。此时登山、郊野,观云舒卷,见叶青黄,可以舒展身体,以达“升清”之效。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有补肝肾,润肠燥的功效,所以陶弘景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相近。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高”“糕”谐音,花糕寓意“高升”,更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种种不同。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宋·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千年前的宋朝诗人王安石在庭院散步, 忽而一阵风来,诗人打了个激灵。草丛的露珠串串滚落,沾湿衣衫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朋友:不知他是否有添加衣裳呢 ?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唐·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无论天高云淡的旷远清飒,还是霜草幽花的幽妍细腻,秋日的景致总和露水联系在一起。古人善于通过一滴露珠的变化,感知天地间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白露才刚“露凝而白”,寒露就已“凝结为霜”。这一点晶莹剔透的露色让略显枯燥乏味的秋天,有了灵动的光泽和神怡的诗意。
寒露就是天凉、露水重,这个时候秋天的燥气就非常明显,可以润燥、清咽喉,可以用桔梗清咽茶——桔梗五克,百合五克,菊花三克,炙甘草三克,放一粒胖大海,放一点冰糖进去,开水反复冲。因为桔梗能够宣肺利咽,能够止咳,能够开肺气之郁结,宣心气之郁闷。
——摘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寒露持名念至微, 求生净土信依依。
试观昨夜西风急, 即见今朝黄叶飞。
四面烟云皆念佛, 百年身世有何违。
不须别处求功效, 单念弥陀妄自稀。
——普能嵩禅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