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御寒只是最基本的功能。它还可以遮羞,可以传递审美,甚至表达神圣。
中国服饰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标志,就是交领右衽,右衽代表顺时针旋转。就像女娲、伏羲的画像,他们的身体是盘旋而上的。旋转的宇宙观,是中国特有的人天观,是地球人类文明相应于宇宙文明的一种深度智慧。
常州博物馆藏品 南宋 牡丹月桂交领袍
左右滑动查看
什么是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衣服是有天地象征的,肩上是有日月的,它甚至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
出家人的衣服,还保留着这些古老文化。我们的领子有三层布叠在一起,代表三宝。成为三宝弟子之后干嘛呢?要向一切好的学习。所以,衣领中段,有一行一行的纹理,一共五十三条,代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天下万事万物的优点都要去学习,万德具足就成为佛。这是修的部分。
衣服右侧,两条斜边布条代表戒刀。这个刀是戒恶之刀,是代表向内戒除恶业、砍断烦恼。这也象征着一把断烦恼的智慧剑。古代君子都会佩剑,这个剑不是用来作为武器的,而是代表一个君子修身为人的准则。因为剑要从矿石中提炼,要在千锤百炼中陶铸,它代表一个人转凡成圣的过程。
我们先是三皈依,然后去学一切善、行一切善,戒恶修善,转凡成圣。这一件衣服,就把庞大的文明系统集中在一起了。所以,衣服不仅仅是用来遮羞的,它也叫“华服”,里面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一个国家有没有道统,从服装上就可以看出来。“章服之美”不仅是外观上的美,更是一种大道之美、解脱之美。华夏文明的精彩之处就在这里,它的“礼”可以通过“器”来表现,使“礼”不再虚无缥缈,而是沉淀为一种真实的道统。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礼仪是什么?是通天之礼,是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天梯。“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蜀地这棵被称为“建木”的神树就代表通天之梯。
在每一个古文明里,无论是龙山文明、红山文明,还是陶寺文明、二里屯文明、良渚文明,也都有对“礼”具相的描述,为璋、为璧、为璜。
古代祭祀六器
我们中国人说“人要成器”,这个器就是礼器。我们本来是散乱的,像一团泥一样,要把我们塑在“形”里面,经过火的陶炼,炼成青铜、变成金子,要做成器。
我们作为中国人是很伟大的,但当我们迷失了这些道理,成为一个动物性人的时候,我们就找不到自己的自豪点,不知道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
人是可以修炼的,是可以转凡成圣的,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有了这个核心文化,所有的美好都能落地。因为能体解大道,人间才会产生“德”的这种美。所以,我们不能丢掉道的源头。
在东西方文明互鉴、交流的大背景下,我们尤其要看到东方文明的美,我们要恢复它。它恢复了,中华民族就复兴了。文明复兴的脚步已经像雷鸣一样,轰然地迈动了,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更是要对中华民族的千年之道去体解、去赞美、去奉献。文化的复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