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华夏文明

2025-08-06 00:01:00 发布: 人气:24
图片
图片

这种文化现象是有标志的,是一条内在的精神线路,让我们觉得非常温馨。


这就印证了那句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所以,这些文化标志的回归,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件莫大的幸事。





01

图片


以服饰为例,中国服饰几千年来的典型标志就是“右衽”。右衽是旋转的,就像女娲、伏羲盘旋而上的形象。这种旋转的宇宙观,是中国特有的人天观,是地球人类文明与宇宙文明呼应的一种深度智慧。


这衣服甚至决定了为什么中国叫“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传统的衣服是有天地象征的,肩上是有日月的。




02

图片


出家人穿的僧衣,就保留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僧衣的领子有三层布叠着,代表三宝。作为三宝弟子要做什么?要向一切好的学习。所以衣领中段的五十三条纹理,代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向天下万事万物的优点去学习,万德具足就成为佛。如此发现美、学习美,戒恶修善,就代表“修”。


僧衣右边的两条布条代表戒刀。这是一把君子之剑,是向内戒除恶业、砍断烦恼的。中国古代的君子都会佩剑,这把剑不是武器,而是代表一个人转凡成圣的过程,因为剑都要从矿石中提炼,在千锤百炼中陶铸。这种象征意义,在出家人这里便化为衣服边的布条。


一件僧衣上,先是三皈依,再是向普贤菩萨的万行学习,去学一切善、行一切善,戒恶修善,转凡成圣,这样就把一个庞大的文明系统穿在身上了。所以这件衣服不仅仅是用来遮羞的,它里面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也被叫做“华服”,这才形成华夏的“华”。




03



图片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礼仪是什么?礼仪是通天之礼,礼器是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天梯。“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成都的“建木”神树就代表通天之梯。在任何一个考古出来的文明里,无论是龙山文明、红山文明,还是陶寺文明、二里屯文明,乃至南方的良渚文明,都有用礼器来对礼进行具相的描述,为璋、为璧、为璜……


中国人都说人要“成器”,我们本来是散乱的,像一团泥一样,要把自己塑成形,经过火去陶炼,才能炼成耐用的器皿。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很伟大的。但当我们迷失了这些道理,只是一个动物性人的时候,我们就找不到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豪点。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就来源于它让我们确信:人是可以修炼的,是可以转凡成圣的。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


有了这个核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落地了。有了大道,才会产生德,人间才能产生美。如果连自己民族的千年之道都不体解,如何能彰显我们民族的人性之美呢?所以,千万不能迷了“道”这个源头啊!


文明复兴的脚步已经如雷鸣一般,轰然地迈动了。如今,在东西方文明频繁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我们作为中国人,尤其要看到东方文明的美以及可取之处,并努力去恢复它。文明恢复了,中华民族就复兴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只蜗牛的故事
· 传统服装蕴含的文化智慧
· 当我们回归中华文明时,就会发现世界原来那么美妙
· 一件衣服里,藏着厚重的华夏文明
· 千年寒山诗 | 预告
· 端午三重祭:千年不灭的孝、忠与家国魂
· 端午记忆 | 古老传承,文明密码
· 五月多禁忌,静养定心气
· 劳动节遇上文殊菩萨圣诞,体悟“智慧+劳动”人生
· 中华饮食的文明基因(三):在食中转凡成圣
· 古语说“富不过三代”,但为什么有的家族却一代一代都有福报?
· 中华饮食的文明基因(一):跨越千年的“心灵禁火”
· 今天,世界地球日|山川河流皆有灵,草木鱼虫皆共生
· 谷雨时节喝茶去,莫负人间四月天
· 今日谷雨|讲讲几千年前,那场不一样的雨
· 谷雨 | 那一场粟雨,是天地落下的慈悲
· 雨水 || 春风化雨,甘露遍洒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的大智慧、大哲学
· 今天,恭迎帝释天尊诞辰〡他常巡人间,辅翼有德,奖善罚恶
· 首个人类非遗“春节”,来认识老祖先的“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