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坐时静不下来?

2023-09-03 21:30:00 发布: 人气:19
图片
图片



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静坐

破我

寂静


我们常常静坐十分钟,但每个人安静的状态是不同的。如果清静像水中的皮球的话,有的人要花很长时间来自我按捺,一不小心这个不清静的皮球又浮上水面,再把它按下去,这十分钟静坐的时间就在按这个皮球了。有的人信手拈来,随着磬声慢慢隐没,心也越来越放松,自然就进入了清静的状态,并享受在其中。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PART 01

 量大福大 

 超脱种种纷繁的表相 

图片


每个人的生命特征,用心理学家或者哲学家的话来说,叫“我思故我在”。那怎么保持这个念头清净,甚至无念呢?明明这个“我”是活体的“我”,怎么让这个“我”静下来,超脱种种纷繁的表相,保持在无我的、透明的状态中,如明镜一般呢?这是每个人都要去琢磨的。


实际上,这个“我”的主体意识就是一种习气、惯性。有的人心很大,一止静就进入无我的状态了;有的人的心就容易揪着,很难放松下来。从更深层的来说,如果身体的气脉是通达的,心气就很顺,非常容易入很甚深的定、很甚深的寂静;如果气脉是佝偻的,心脉都是紧缩着的,就很难放松。


如果心脉是紧缩着的,不单单我们很难入甚深的定,我们的福禄寿都会很有限。量大福大,福大也跟心量有关。为什么我们白天要出坡劳动来修福报?实际上就是锻炼自己,积累一点入定的资粮。所以,喜欢布施的人就是锻炼自己的心量,表面上施舍的是财物,实际上他的心量拓展了;心量拓展,心气大了,就招人喜欢,他的人生路就很广,所以叫量大福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PART 02

 正知正见 

 除了实践,还要听经闻法 

图片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还是狭隘的气,它只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本能需求。从粗浅的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呼吸来锻炼我们的正觉、明觉,或者产生一种觉知力、觉照力。实际上,修行到甚深的时候,这个气就转变了一种形式,不是肤浅的气了,它可以转为胎息,整个体表皮肤都会呼吸。


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不是这种肤浅的呼吸之气,但在佛法里,如果只是领悟到天地间的这种浩然之气,没有三皈依,没有佛法的空性的见,还不属于佛法。如果佛弟子体悟到了浩然之气,可以说那是报身佛的状态了,这就是《楞严经》里讲的“地水火风”的风,“真风性空,真空性风”,又归到这里面了,这就更究竟了,这就是佛教的见地了。


我们平时锻炼自己的心也是这样,除了实践,还要听经闻法,要建立一种见地。要知道佛教徒不共的见地是什么,什么样的修行见可以了生脱死。


所以,在修行中,确立正知正见有时候比行履还重要。见地是我们正知正见的标志,叫“正法眼藏”。哪怕你修成气功大师了,乃至外道的神通都有了,这不算什么,反而是我们要警惕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PART 03

 积累资粮 

 在事上渐渐地显现出来 

图片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涅槃之体本身就在那里,为什么我们入不了定?我们与大道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我执就表现在气脉里,心脏的气脉是紧缩着的,舒展不了。


讲到底,佛法诸乘的修法特点就是破这个“我”。如果小乘道破“我”是基础修法的话,但这个“我”太坚固,很难破掉的,所以就有大乘道的方便,比如修建寺院、在三宝地做义工,也是可以破“我”的。也就是说,一刹那中现前无我的圣果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积累,就像亿万富翁一样,也不是一夜成就的。


我们的佛性在理论上是顿的,但要在事上去渐渐地显现出来。善知识是知道我们的,所以能带着我们不偏不离,在这条正道上积累资粮。




图片
图片
图片






PART 04

 无漏功德 

 滴水虽小,能渐盈大器 

图片


建寺院可以无我,念经、持咒都是可以无我的。无漏的功德别嫌小,一点一点积攒着。善虽小,不可不为,滴水虽小,能渐盈大器。能找到一个纯然的、清净的、无漏的三宝对境来奉献自己,这本身就是殊胜的。所以,当我们在三宝地无我奉献的时候,这是一种交换法,就可以把有漏转换为无漏。


虽然我是有“我”的,我是有烦恼的,但我奉献的对境是真净之体、无漏之源。佛是福慧圆满的,我供养佛,就是把我凡夫有漏的身口意转换成了无漏的功德。慢慢地,积攒到一定量上了,这个无漏真净的果就会刹那现前。


所以,我们不要期待着在禅堂或什么地方开悟的那一刻,如果这个果和我们在三宝地慢慢积累这个因比的话,哪个更重要?因更重要,但往往我们没有觉悟到这个。刹那现前是因为久远的积累,这才能实现从量变到刹那现前的质变。



佛日清凉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 《童蒙止观》〡智者大师为家兄转运改命而说此书
· 春天,一起学习调整呼吸的修行方法
· 佛法里“最大的秘密”
· 对治睡眠,这里入手
· 帮你找到修行的“下手处”
· 被情绪左右?这里有最顶级的情绪管理
· 看到这,再被堵在路上时,你还会焦躁吗?
· 生命如斯,有了这无常的紧迫感,还在放逸自己吗?
·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诸事圆成,所愿如意!
· 关于读经的几个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 头脑真的能“风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