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了佛性,才能完美人性

2023-10-25 00:0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图片

▲文殊菩萨现比丘相


在任何时代,佛法的住持都是靠比丘的。比丘能宣扬佛法,比丘能住持三宝,比丘能传承佛法,令佛法不灭。连地藏菩萨都恒现声闻形、现比丘相。


佛教住世要仗僧宝住持。虽然是佛、法、僧三宝,但僧宝是住持三宝的,有僧宝住世,我们才能得到皈依。


佛教的文化传承很神奇,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组织,也没有血缘性,更没有民族性,纯粹信天由命一样。但为什么佛教能传承三千多年,而且还经历了历史的检验,经历了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考验,在各种文化背景下被思考,越来越被有思想的人所接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佛教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我们学佛学了几十年,也没有办法去概括祂。所以,我们要保持着这种传统的传承,先要皈依三宝,成为三宝弟子,学习了之后才能用生命去体验,然后才能证明佛法的真理,佛教叫“信、解、行、证”四个步骤。



图片

MANJUSRI

MONASTERY


图片

▲10月12日,比丘相文殊菩萨前,现红色透明舍利








图片


图片


我们信仰佛,不是因为信仰佛有多少好处。就像孔夫子的坚持,最后徒弟们都饿得晕倒了,琴都弹不动了,对他最有信心的学生子路问:“夫子,我们弘扬这个道,有价值吗?我们怎么混得一口饭都没有了呢?眼看就要饿死在这里了,夫子,这有意义吗?”老夫子也饿着肚子跟他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君子固穷。”



经典记述


《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一个要做仁人君子的人,有什么好处吗?在这个世界,逆水行舟有什么好处?做中流砥柱有什么好处?粉身碎骨而已。我们信仰,我们修行,不是要求佛给我们什么好处,而是我们明白道理了之后,要在黑暗里点灯。我们忏悔自己的业障,也替所有的众生忏悔业障;我们修改命运,也替所有众生修改命运。


为什么黄庭坚能列入“二十四孝”?我们看他受戒的发愿文就知道了:“一切众生,为酒颠倒,应受苦报,我皆代受;一切众生,为淫乱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一切众生,为杀生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不单单我不做这个恶行,天下做这些恶行的人,他们应堕地狱的罪过由我来承担。这不是利益的交易,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承担啊!


明白这个了,我们才会知道为什么中华文明在世界这么伟大,为什么无论经历怎样的历史巨浪,它都不会被淘汰、不会被中断。因为总有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延续着这种精神,高举着这面飘扬的旗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庭坚 《发愿文卷》

< 从右至左滑动查看  >




向上滑动阅览

发愿文

菩萨狮子王,白净法为身,

胜义空谷中,奋迅及哮吼。

念弓明利箭,被以慈哀甲,

忍力不动摇,直破魔王军。

三昧常娱乐,甘露为美食,

解脱味为浆,游戏于三乘,

安住一切智,转无上法轮。


我今称扬,称性实语,以身口意,筹量观察,如实忏悔,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今者对佛,发大誓愿:


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食肉。


设复淫欲,当堕地狱,住火坑众,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淫乱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设复饮酒,当堕地狱,饮洋铜汁,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酒颠倒,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设复食肉,当堕地狱,吞热铁丸,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杀生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


恭惟十身洞彻,万德庄严,于刹刹尘尘,为我作证。设经歌罗逻身,忘失本愿,惟垂加被,开我迷云。稽首如空,等一痛切。


(愿我以此,尽未来际,忍可誓愿,根尘清净,具足十忍,不由它教,入一切智——“恭惟”字上轶此七句)






图片



有了彼岸的智慧、心愿,才有做入世事业的资格。在中华文化中,也是说先要建立彼岸的智慧,叫“形而上学”。

 

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出世的智慧不足。所谓“鲲鹏之志”,“鲲”作为生物学意义的一个生命,也是先要扶摇直上化为“鹏”,你能出离这个生物圈了,才能够有“鲲鹏之志”,才有入世的资格。否则,入世就只有贪嗔痴的无明状态,沉沦于轮回,谈何超越?


图片


中华文化复兴,就是打通出世之道,明白形而上学,从而实现人人觉醒。人人觉醒了,人人都是佛菩萨了,人人都能回过头来做好人了,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所有一切的前提,就是老子《道德经》开篇所言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了,才能亲民,才能止于至善。“明德”是什么?就是智慧,就是佛性。恢复了佛性,才能完美人性,才能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之道越来越圆满,才能止于至善之道。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先要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先要认识到复兴的是什么,什么精神值得复兴;学习圣贤,就要懂得谁是圣贤。我们来到圣地,三皈依成为佛弟子,以种种超出世间的功德,回作清净入世间的事业,这就不愧为炎黄的子孙。所以,为了赢回我们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也要好好地学佛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信息场

黄庭坚《发愿文》| 山可摧,海可枯,菩提大愿不可动摇!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烦恼,真实存在吗?

《正见3》| 大乘的智慧果、大乘的信

佛教的生命境界

甘露醍醐 | 在旅途中,与寺庙相遇

虚云老和尚解夏上堂开示:一结一解寻常事,万水千山自去来

教师节,祝福所有老师!感恩人类最伟大的导师——佛陀!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有了高标准,哪怕达不到也是会进步的
· 发菩提心前 ......
· 学佛可以改道
· 离佛的实相越来越近
· 重阳佳节:愿天下老人身心健康、福寿绵长!
· 今天,给祖先最光明的重阳
· 戒体从哪里来?
· 九九重阳,登高望远缅怀先祖
· 你是否想做自己的贵人?
· 做仁人君子,有好处吗?
· 任何时候,佛佛祖祖的加持都是无量的
· 有缘的人总会有所收获
· 一念具足十法界,怎么理解?
· 佛弟子应该知道的修行次第
· 听经闻法很重要
· 佛菩萨度我们,就像“劫狱”一样
· 学佛是为了离苦得乐
· 该用宝贵的生命干什么?
· 这里,是佛法可以落实的地方
· 语言也会引发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