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是修证之本因

2023-11-07 00:00: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金刚体性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叫“在生不减,在佛不增”。虽然从理上我们要明白这个金刚体性,但在事上还是要努力。不能因为有了这个理就废事,这也是不正确的。

 

从慧学上来说,金刚体性是般若空性的智慧,是成佛的无上见地。虽然我们要明理,见地要高,但因果的抉择也要很细致,因为我们的命运、正报依报、福禄寿,乃至解脱与否,能不能成佛,是由因果决定的。


因果是有因果法则的,所以我们要戒恶修善,以此来谨护我们的诸支。我们要相信,有了戒律作我们的行为轨范,才能最终证菩提果,登涅槃山。



图片



一切圣果的修证都以遵循因果、戒恶修善为前提。所以,菩提的大道有阶梯,也有围栏。修行旷远,没有这个保护是很危险的。

 

坐车要系安全带,坐飞机要了解基本安全准则,修行也要懂得修行的规矩。所以,戒是修证之本因。如果没有戒为本、为因,修行就等于“空中楼阁”,没有了修行的根基,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



图片



我们除了要明了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个理,事上也要努力,理事要并进。我师父讲“目足齐资”,目是理,足是事,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正如《楞严经》所讲:“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成。”所以,因一定要正,我们不仅见地要真,行履也要真。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现在很多人能够重视戒条、戒法,都是值得我们恭敬的,这都是于无量诸佛种善根的人,有着这么高贵的品格。实际上,明白戒体更为重要,也是最难学的。



图片

【墨宝】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图片



我们讲三皈依都要讲到理体三宝、自性三宝,这是我们住持三宝的核心任务。住持三宝就是为了开显众生的自性三宝,如果有了这个功能性,就说明正法住世。


如果只是形象上皈依三宝,对住持三宝的内涵已经不清楚了,那就叫像法了。如果只是香客,嘴上唱诵着三皈依,心里一点所缘境都没有,正确的知见也不具足的话,这就叫末法。末法是佛法衰落之相,众生将很难再得度,可能只是有一点有漏的、轮回的福报而已。



图片



所以,我们每个佛弟子首先要祈求“正法久住”,要回到佛陀真实的见地,“愿解如来真实义”,要回到正法的状态。


《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这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如果能够生大心、开大智慧的话,就会了解我们戒的体是什么、我们护的戒的品位是什么。怎么可能一上来就知道呢?所以,佛菩萨,乃至祖师大德、住持三宝的大德僧伽,他知道之后,把如来教法延续,灯灯相传在人间,建立了这样一个修证的次序,让我们先依戒,然后依戒生定,依定发慧。



图片





图片
图片

戒香普熏,共证菩提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纪念日

修行越是往上走,越要以菩提心为基础

踊跃地、欢喜地受戒

如何求得上品戒?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清凉日志|福城圣境,瑞雪弥空

隆重推出《云居云》|  纪念虚云长老

恢复了佛性,才能完美人性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生日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珍惜这份信仰之缘
·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
· 跨越时空的因果
· 这样做,以后的路会越来越顺坦
· 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有什么不同
· 做了菩萨,同学伴侣很重要
· 受的戒越多方位,得到的加持也越周密
· 成就出家相
· 菩提心的五个特性
· 书法与修行
· 文殊菩萨留下的圣发和成佛之法
· 弘一法师:最上乘的艺术,从此法中得来 (弘一法师书法真迹欣赏)
· 出家,是人生一个神圣的起点
· 虚云老和尚:你我反躬自问,是否能这样的用功?
·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又叫观自在菩萨?
· 恭迎 ||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菩萨的慈悲无法言说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观音心咒的修行要点
· 出家日特辑 I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
· 命运大逆转,出家的功德
· 学习戒律,最重要的是明白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