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甘露法语》第十四集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0000575
佛
陀
涅
槃
是终结了死亡程序
佛陀涅槃,是佛死亡了吗?我们如果觉得人道很坚固,纵使学佛多少年了,你还是认为佛死亡了。但其实换一个角度并非如此。
什么是三界?“我”就是三界,“我执”就是三界。
什么是轮回?习气就是轮回。
轮回中的人道,就像一出悲情戏一样。佛陀来到人间,为我们示现“所做已办”,然后从生老病死的角色里抽身出去,这才是真正圆满的佛。我们以为我们活着,佛死亡了,实际上我们自己正沉浸在死亡的程序里,佛陀是终结了死亡程序啊!
我们的思维习气、九十八使的知见是很牢固的。我们总是认为人道是真实的。实际上我们什么时候生过呢?我们有存在感吗?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究竟哪个是你呢?
但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错误的模式当中,幻生幻死。佛教告诉我们,这叫生处中阴,像梦一样。实际上解脱并非依赖于虚空,而是那种精神世界的空,觉悟的空,任何生灭无法障碍的、很有质感的、不生不灭的那个空。
超
对肉体的执着
越
将佛性解脱出来
不净观是佛教里对治贪欲的重要修法。修不净观有大家熟知的九想图,图中所画的是日本著名的一位皇后——檀林皇后。这位皇后花容月貌,后出家修行,为了让大家明了美貌之无常,贪欲之虚幻,她命人在她命终之后将她弃尸荒野,并让画师画下其身体各个阶段的变化,共有肪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这九想,即九想图。
檀林皇后九想观
《大智度论》里说,如果人能做这九种坏想,愚痴心就会减弱;愚痴心减弱,贪欲心就会减弱;贪欲心减弱,嗔心也会减弱。因为身见越强、越牢固,嗔心也越大。所以贪嗔痴三毒如果薄弱,九十八使这种见就会松动。这个松动了,我们轮回在人道的频率就会松动。
我们这两天在助念,我们对自己的肉身有没有生起一点厌离心?佛陀说:“何有智者恋此大虫之聚啊!”哪个看到真相的人会贪恋这个大虫聚呢?
我们如果没有看到它的过患,就会把贪恋、无明无知放得很大、很细。就像有的人涂护手霜,都要耗费很多精力,但最后什么也带不走啊。
活着的时候我们执着这个肉身,一睡醒了马上洗脸、刷牙。当哪一天神识离开身体,你就不认这个身体的。再看到这个身体,一天它开始膨胀、变颜色,两天三天开始腐烂,这时候问你:“这是不是你的,你还想不想进去?”你会说:“我再也不想进去了,我好不容易出来了呀,我要去极乐世界,我要去那个臭皮囊干吗?”
所以,这个问题要想明白啊,想明白了,你就不会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过分用心,耗费自己的时间和资粮。
我们生生死死、轮轮回回了多少次,自己根本不记得了,不要说记得父母宗亲眷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幸而这一生遇到佛法了,可以将此身心奉尘刹,可以觉醒,可以把我们的佛性从牢笼里解脱出来。
我们的观想
对亡人有用吗?
送亡人在佛教叫现前菩提。我执里面,最重的就是身执,所以身执叫粗重的烦恼。除此之外,思想里还有习气的烦恼,有见惑、思惑。
有时候挺矛盾的,火化了就再也看不到那个工具的身体了。一把火一烧就干净了,里面所有的营养品都烧掉了。我们平时吃饭,都喜欢吃有营养的,相对来说,活着时候它有用,死了之后它腐烂得更快。那尸体要臭起来闻一下都会中毒的,但火一烧就干净了,就剩一点骨头。世间人认为那骨头是他,其实那早就不是他了。
当他一去世,他的神识游离出身体,这身体于他而言就像一件破衣服,他自己都不要了,你不能把这件破衣服当成他。
如果助念的人中有一个人,他的心灵能通达空性,能通达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能通达极乐世界的诸佛刹土,那就给亡人抬到极乐世界去了。
我们常说要观想大宝楼阁,拥有怎样思想的人才能在你的心灵世界呈现出一个纯黄金的阁呢?你有资粮,心清净,才能观想出来。
观想出来有用吗?对于一个亡人来说,他的神识已经从肉体里游离出来了,你想什么他都看得见的。你想水他就看到水,他马上就不渴;你想饭,他马上就不饿;你一想到一个楼阁,他马上就有住处。这个时候,你心的力量越大,他得到的受用就越多。
如果你的心不纯净,甚至杂染,里面烦恼很厚重,那对于他们来说,你思想里有什么他就看得见什么。你是烦恼的,他就看到乌云密布;你是缺少智慧的,他就看到漆黑一片。反之,你的智慧光越透彻,他就越能感觉到光明。
让
父
母
解
脱
是为
大孝
每天我们坐在这里修行,是何等重要啊。僧若说法龙天喜,若不说法鬼神愁。佛法演说的是宇宙的大道,其叙事的这种境是非常宏大的。这种宏大,不仅我们人可以听,鬼、天人也可以听。同样是心,六道众生的心里面装藏的内容不一样,但佛法可以把每个众生内心的光明启发出来。
所以,佛陀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说:“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如果能够让父母结佛缘,闻思修行佛法,这才是究竟意义上的报答父母恩。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能让人得解脱。左右肩扛着,天天跪着奉养饮食,能令他们解脱吗?不能啊。那种孝心跟佛法的解脱比起来,让父母解脱这才是大孝。
“一念觉悟”
靠什么?
佛性是什么?既是觉性,也是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基因,这个基因大家有没有?都有的呀。
“一念无明”的“一”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而是无始无明的意思。不是说我一念无明来,就把本觉罩住了,它是无始以来,把本觉纠缠着,遮盖着。
有一天“一念觉悟”了,这“一念觉悟”也是我们无量劫的善缘成就,无始劫的善根积累,然后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并不是说“一念觉悟”,我就等那一念。这就像那个比喻一样,吃一个大饼不饱,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饱了,结果他说早知道就吃第六个就可以了。
能改变梦境
就能改变现实
为什么我常常强调念佛要念到梦里去?如果在梦里面能够持起佛号,就能从不祥的梦境里面解脱出来。由于梦境中的“我”对身体的执着,只有醒着的十九分之一,所以如果在梦里面能有这样的见,还能提得起佛号,这时候极其容易突破“身执”。
梦里的我执如果破了,也可以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是可以物我双亡、光明现前的。这在醒着的时候修,是非常非常难的,有的几十年下去,我执的境界动都不动。
在清醒的状态下,即使身体很好的年轻人,要靠打坐把身执破掉,也是非常困难的。我执是虚妄的,小乘里观什么是我,从外在的肢体到里面的心肝脾肺肾,从色法到名法,哪个是我?虽然好像理论上并不难,但实际修起来是很难的。
如果带着你们打坐,慢慢地有可能有一点忘我,我执的边际有点模糊掉,但这并不代表彻底连根拔除。那最多就是一种领悟,你的觉悟可以这样,但是从境上是脱不出来的,只要从境上脱不出来,我执的绳索就把我们牢牢地捆绑在轮回的车轮上。
所以,要先破见,见比较好破,清醒的时候能持着这个见,到睡梦里面也能持着这个见,那奇迹就会在睡梦里发生。如果睡梦里再能够持佛名号,再能对治,又会有不同的境界。
一开始睡梦里念佛号,只是一种习惯,境界在佛号面前被改变了,不是你主动的,只是因为你会持名号了。修到若干年之后,能在梦里面识别梦境,知道是梦,又知道用佛号,用甚深的佛理去对治,这个时候改变梦境,那就不一样了。这是你的智慧、福德、资粮在识别它,在改变它。
梦里的境界是谁啊?梦里的境界是你自己。所以,如果能自主地运用佛法改变梦境,那在现实生活当中你就可以改变。
所以,我一般性给别人皈依,最后都要求他念十万遍三皈依,要念到梦里都会念,这是有很深的含义的。
如果没有佛陀带领我们研究这些,我们就在死亡模式里,在中阴状态中,无法逃脱,你根本也不会想着去脱,你哪里知道这不是真相啊!
佛陀涅槃了,我们还为佛哭呢。佛的大悲事业完成了,解脱的方法留下了,贤圣僧也住世了,佛陀从这个角色里抽离出去了,他是从这个死亡模式里彻底地出去了啊。所以不能以人的相来见佛陀,甚至再优美的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也不能以此见佛陀的。因为佛陀是不生不灭的,祂的人身是示现啊。
福德资粮足够
就可以
超越现实存在
阿育王以前带着十万部队到海边,要去命令龙王,结果喊了半天海面风平浪静,龙王并不理他。后来他去问他师父:“师父,为什么我带十万兵将到海边去,龙王不理我呢?”他师父说:“你那一点力量,你拿龙王没办法的,你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阿育王问:“那我怎样才能让龙王听我的话呢?”他师父说:“你要大做功德,积累福德资粮。” 阿育王又问:“积累福德资粮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呢?”他师父说:“是供养三宝。”
于是,他天天供养三宝、请法师为众生讲法、弘扬佛法。这样过了不久,他有了福德资粮了之后,一个人跑到海边对着龙王刚说一句话,龙王就现身了。所以,这要靠福德的。
我看到过一位尊者的传记,有一天他跟徒弟说:“今天我带你去个地方。”徒弟就跟着师父,结果走到水边,下水了,继续走。这位徒弟吓坏了,紧紧地拖着师父的衣服。后来,越走越深,水都漫过头了,走着走着,走到龙宫里去了。龙王爷见到他们,恭敬地应供,应供完了之后他们又一起走回来。能做到这样,要有强大的福德资粮。
地藏菩萨不管到哪里,都有花云花雨,提前从天上降下来。大众问佛陀:“为什么有这种瑞相呢?”佛陀说:“这是地藏菩萨要来了,祂的福德的缘故。”
我们现在每个人对这世界的认知都是极其狭隘的,听闻佛法了,也不得法水滋润,浇上去像浇到石头上一样啊。我们的精神世界就没修过,无量劫来的罪业,贪嗔痴慢,三毒垃圾堆满其中。要把这些清理掉,打扫干净,再建立正面的正向的内容。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止三宝才能最快完成的。
你相信过精神世界吗?我们无始劫来都没相信过啊。所以,现在让我们相信也是很难的。如果精神世界里没有储备资粮,精神世界是空虚的,如沙漠一般,你就完全依赖在感观世界里;如果拥有了丰厚的内在福报、智慧资粮,你就可以完全藐视这所谓的现实存在,随时通过自己的资粮出入于各个世界。
——三参法师
回
HuiXiang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