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晋(2022)0000034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在佛教的概念里面,出家和五戒的内容是相通的,都是求解脱。虽然菩萨戒也是求解脱,但解脱的境不一样。五戒和出家的求解脱,是破除粗重的烦恼,破除比较大的错误。
出家为什么要剃除须发、身披法服?就是要破我执、我见。因为刚强的我执、我见就是轮回的创造者,无边无际的轮回世界就是它建造出来的,所以,出离轮回,首先要抓住这个创造者。
出家实际上就是出离自私自利
出离以“我”为中心的错误认知
尤其重在身见
我们的六根、六尘、六识构成十八界
这就是粗重的“我”的一个境
是我执的一个依靠
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我”的错觉
所以
出家的主要目的就是破解这个“我”
菩萨戒就是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依着更高的智慧而产生的戒体,对“我”进行更加细腻的剖析。菩提心戒,是菩提心的智慧。俗谛的菩提心,乃至行菩提、愿菩提,这里面都有甚深的般若智慧,有空性的正见,菩萨戒就是在这个见上所产生的戒体、戒条和清净的戒法。
受了菩萨戒,再回过头来谈出家这个话题,就会比较高级。我们是大乘佛国,如果发了菩提心再来出家,我执就会容易破。破了这个执着之后,我们对般若空性的智慧会产生一种定解,有了深刻的认知,这就叫深信,甚深信解。正如佛陀讲:“汝是当成佛。”我们就会非常坚定地作答:“是,我要当成佛!”
《法华经》里说:“是法住法位。”我们住在这个正觉的位置里面,“是知当作佛”,这种执着不再是狭隘的、偏见的、愚痴的,而是一种智慧的坚守,是一种菩萨的宏愿。我们要在生命中进行这样的置换——摧毁我执的堡垒,建立圣法的坛城。就像我们祈祷佛菩萨一样,叫“第一真圣”,那是究竟了义、常乐我净的。
所以,我们要清楚出家的发心,就是出我执这个“牢笼”的家,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破除这个我执“牢笼”的家。
披上了出家衣服,显现上就是圣人了,事实上我们内心的工作是很细腻的,恰恰穿这身衣服就是为了破我执的,跟做广告一样,“我是破我执的人,我是剃除须发的人,我是剃除烦恼的人。”遇到任何对境,都要提起这个主题。
并非穿了这身衣服之后,谁也不能惹我了,“我是出家人了,我是人天福田了。”人天福田是由你的“德”而形成的。虽然穿了这身衣服,也会入福田数,但是懂的人会恭敬你,不懂的人照样会轻慢你。
如果没有内在的智慧、正确的修法来安住自己的话,有人给你制造违缘了,轻慢你、诽谤你、挖苦你、讥笑你,都会摧折你的信念的。甚至恭敬你、捧着你、供养你,照样会把你的信念毁掉的。逆境能把你毁掉,顺境也足以把你毁掉。
轮回路上是没有出路的,处处碰壁,此路不通。什么叫轮回?轮回就叫“内卷”,生命没有出路的。在家居士的菩萨戒,乃至三皈五戒,都是以解脱为方向。居士叫“居家修行之士”,身虽在家,心向出家。心灵是决定要踏上出家这条路的,此生是一定要解脱的,是要出离轮回的。
恭迎药师佛圣诞|最适合现代人的修行法门
从金刚宝戒到菩提心的内涵
跟上修行的队伍
【清凉福城】这是耳根圆通章最重要的修法部分
到圣地求什么,想明白这个很重要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