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CLOTHING
FESTIVAL
寒 衣 节
寒风起
思念深
01 缅怀,报恩
昨天晚上就觉得凉,气候寒寒的,后来才发现今天是寒衣节,这就知道古人体察天地规律、时节因缘。所以中国的农历,包括传统节日,都是包含天地规律的。对时节因缘的反映,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特质。
农历十月称为孟冬,此时,天地间的凛冽之气已能清晰感受。在古代,作为进入冬天的仪式,人们在今天纳棉絮、做棉袄、缝棉被,燃起炭火取暖。同时,他们也想到了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他们或许也怕冷,也需要冬衣御寒。于是祭先祖、寄寒衣。所以寒衣节,既是缅怀故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孝亲报恩、尽人伦本分的典范。
慎
终
追
远
02 回向,利益
在佛教里,虽然没有烧纸钱、送寒衣的说法,但对祭奠先人的民俗是理解的。印光大师曾开示说:“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
虽然“不废箔锭”,但印祖着重强调“诵经、持咒、念佛”。寒衣箔锭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能得佛法受用,那才是最究竟了义的。
作为佛弟子,我们可以在寒衣节读诵经典、持咒念佛,供养、放生、布施,为亡者广做功德回向。无论亡者转生在哪一道,都因此能得到功德利益。这是极其重要并且最真实的利益之法。
诵经、持咒、念佛
供养、放生、布施
03 升华,觉醒
一件衣服,御寒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它还可以遮羞,可以传递审美,甚至表达神圣。就像佛弟子的海青,原本是文武百官的正装,包含有天地大道的内涵,就是说,天地大道是顶层设计,但大道里面还有人伦,还有最基本的温饱的需求。
在寒衣节,我们用佛法,把最基础的需求升华到更高的层面,从表面的衣服到了义的衣服。我们的认知代表着我们的世界的认知。我们觉悟了,我们的祖先才能觉醒。
孤魂甶子
莫住泉乡
少随法水悟真常
直下自承当
返照回光
何地不天堂
南无生天界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