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力都用在依理起修上

2023-12-13 00:44: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01/

让生命回归正觉


图片



虽然进入冬季,但是东海之滨的慧日寺,周围还是青山如郭,寺内植被依然丰茂,梅花的叶子还是绿绿的、厚厚的。北方五台山文殊寺那里杨树叶子都已经掉空了,可谓枝条萧索,大地苍茫。只剩下寺院里的龙松凤松颜色依然鲜绿,但是它们跟春夏还是不一样的,好像把精气神收起来了一样。


无论是气候严寒、环境艰苦之处,还是四季如春、美丽温暖的地方,人一样都需要佛法。哪怕住在苏杭——所谓的人间天堂,实际上每个人还是离不开佛法的。


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无论是荒漠还是绿洲,北方亦或南方,这只是环境,叫依报,但我们每个生命自身还有生老病死,这是正报。一个人越无明越无知,就越受身心内外这些变动的影响。学佛就是增加我们的智慧和正觉,拥有正觉的生命他受这些外在的影响就比较少。自己有落脚处、有三宝的住处——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这时候不论是正报的生老病死,还是依报的情绪烦恼、外在变化,你都不会皈依它,不会迷失在境界里。然后,还有正觉可以依靠,“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你还是可以持得住。




02/

为什么要闻思?


图片



最近一位居士生病住院了,听说他昏迷不能讲话,但是佛教里的手印他还记得,还会打手印。有可能生命中其他的情节他都忘了,但是有关佛法的记忆,已经印在他的大脑深处,甚至成为他的功德力。


我还有一位徒弟也是这样的,他年纪大了,有时候连自己孩子都不认识了,但是他们把师父的照片拿去给他一看,他说:“哦,师父、师父。”他还能认出师父。这说明什么?说明三宝在我们生命里的印记是很甚深的,其他的东西有可能都是浮云,但是有关三宝的记忆、自己的修行、深入的思维,这是坚不可摧的,是生命里极其深刻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常说佛法是人生宇宙的真理呢?就因为祂是不动不摇,极其深刻的。


图片



为什么我们总强调要闻思呢?因为闻思可以促使我们定向地思考。我们常说要体解大道,佛陀所讲的大道,我们要怎么次第修学,要怎么上求佛道,身口意要怎样修行?要依方法。那些指导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法宝。像我师父那样的修行人就是僧宝,是贤圣僧宝现前的代表。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地修行,最后证得我们看得到的功德。


传承是什么?你自己修行的时候,没办法看到结果,但是从一个传承者身上你可以看到结果,你可以看到一个灯灯相传的模范。他的信仰也是从无到有,然后他真实地修行,积累功德资粮,慢慢得到受用,最后果现出来。我们在修因的时候,果是不现前的。修因到集果,这需要慢慢在因地积累资粮,到一定程度果才会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闻思。闻思是为了明理。通过闻思明确方向、知道理论,就会指导我们去实践。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这句话印在书上,就只是理论。那我们要怎样开显佛性?我们的佛性到底是什么?理上明白佛性之后,依理而修,去显发我们的佛性,皈依我们的佛性,然后让净念相继,把它保持住,这就叫功夫了。理上明了,才能有事可修。理属于性德,我们自性本具;而修那叫修德,依这个理去起修,就可以修证,就可以去实现。


03/

得大义者不拘小节


图片



明理了,又能够去修去做,那几十年坚持下来,是不得了的。世间人一般既不明理,也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样的人生是充满迷茫的。其所定的目标,都不具有真理性,甚至有时候还因小失大。所以,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因为世智辩聪的人他有可能在短期目标上很明确,很努力,但是他不知道人生苦短,应当用宝贵的时间来做大事。所以,这种所谓的人生成功,从长远来看实际是一种失败。


《兰亭集序》里说“死生亦大矣”。我师父也常讲这句话:“除了生死事大外,其它都是好商量。”一个有志的人,一定不能把时间花费在没有意义的小事上。所以,过去得大义的人他不拘小节,甚至有的大智者若愚——在小事上他模模糊糊地就过去了,但是大事上他方向不会错的。这叫大事上不糊涂,小事上随缘过,不要让无关紧要的小事占用我们太多的身心精力。真正有大爱的人,这个世界很多大事情等着他去做的。


就像现在国内寺院虽然有三四万家,但是其中当机众很少。社会上迷茫的众生来到寺院可以得到心灵上的安歇,可以通过信仰修复自己的心灵偏颇,平衡物质世界的压力,但现实是各个寺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所以,作为少数觉悟的人来说,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去做的。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舍利、智慧与光明——瞻礼永嘉大师塔记
· 只有信心才能饮到这个“无死甘露”
· 如果心中对佛法有了真实的感受,一定要守护住
· 学佛,从哪里开始,怎么学?
·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 远离安逸
· 善知识具有灭诤除疑的智慧功德
· 修行,从这里入手
· 念佛念心,心念佛
· “我执”山崩塌了,才有一点解脱的可能
· 学、修佛法的捷径
· 为什么要纪念那些高僧大德?
· 他给我们证明了永恒的无量光无量寿是可以实践的
· 为什么佛法要保密?
· 佛法修行中的要务
· 我们内心中应具的九种心境
· 与诸佛菩萨无损链接,靠的是什么?
· 生日,这样过
· 我在五台的天空下,想念您
· 今日大雪 | 乾隆皇帝看雪竟然还有这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