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2024-03-19 00:01:00 发布: 人气:15
图片
图片


图片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这个“信”字非常要紧!但信了以后,必须要起步,要起行;你不起行,只种善因,不能证道。


那么怎么行呢?这行不是叫你东跑西跑,乃是息诸妄想,破诸无明,也就是说修寂灭法门,这寂灭法门即如《无量寿经》里讲的:“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那么怎样修呢?这修行不离“止观”二字,止就是寂静修,观就是思维修,必须作到止观双运,不可偏废!而大家熟悉的念佛三昧,就具备这两种内容。


《妙法莲华经》说:“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由此可知,这个禅定的成就不是人家送给你的,是要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所以如果我们欲想成就念佛三昧,必须守口摄意身莫犯,做到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单提佛号,除睡常摄心、绵绵密密。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自得心开”就是亲证”不生不灭“的体;故我常常讲,”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不生不灭法,我们念佛,就是修不生不灭法。因地真,果地必不虚,没有如是因,必不得如是果;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



图片

▲悟公上人墨宝



我们修行人,心不要急躁,就算这一生不得念佛三昧,亦能作到“念佛消旧业”呀!况且四十八愿里头,没有说你不成就念佛三昧,就不能生净土呀!更何况一生净土,不愁不开悟呀!禅门有两句话:“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我给改二个字,就是“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若不造新殃,定当生净土。


再说,我们修行人,不要生卑劣心,我们应当要争上心,怎么争呢?他既是丈夫,我也是呀!他可以成就,为甚么我不可以呢?所以不可以退屈,应当要争取。人见为圣贤,我也要学圣贤。


《增一阿含经》里讲:“若人本无善,亲近于善人,后必成善人,善名遍天下。”这个善恶是对立的,父母亲给我们生下来,这善恶两字就在心中,我不作恶事,就做善事,既然如此,何善自荐取?

 

——恭录自悟公上人开示录

《蓬莱拾遗》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惠能大师的19段偈语,句句直指人心!
· 悟公上人:念佛人,三门要关牢
· 看,老和尚的念佛心得
· 办道即是除习气 || 虚云老和尚
· 圆瑛大师: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
· 印光大师亲传:六字四声念佛法
·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沩山禅师警策铭
· 悟公上人:用功的时候三门关牢,佛号一定念得好
· 悟公上人:以有相的三业修无漏的功德
· 佛念不断,妄想自然会熄掉
· 念佛摄心的方便法
· 这是一个入门级的窍门
· 虚云老和尚佛七开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 历代祖师大德谈护生放生
· 年末必诵“三组合” | 遣除违缘,新年更吉祥!
· 除夕念诵《心经》、《普贤行愿品》,为新的一年祈福
· 这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共同的教导
· 常诵《南无佛说秘瘟经》,祈愿天下和顺,国泰民安!
· 虚云长老指示学人要路
· 悟公上人:是非不谈 才方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