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古文殊寺甲辰年首届念佛七法会掠影
天台智者大师云:
一切贤圣皆从念佛而生;
一切智慧皆从念佛而有。
继古文殊寺首堂禅七顺利圆满后,大众承祖师之遗芳,行弥陀之愿海,于3月15日至21日(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举行精进佛七。
这是莲花宝殿正式启用后的首场佛七,礼请上善下乐法师为主七和尚。
14日晚七时,炉香缭绕,梵音清昶,大众于莲花宝殿举行洒净仪式,令坛场清净无染,与会众等三障蠲除,堪能办道。
经声彻处,净除根尘;
佛号宣时,顿增福慧。
此后七日,大众在主七和尚带领下,讽诵《阿弥陀经》,执持弥陀圣号,经行静坐、回向皈依。修往生之愿仪,矢七日以无杂。虔诚归仰,念念不生疑虑;信深愿切,声声但求解脱。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修净土宗者,常集众限期念佛,或一七日,或多七日,以收克期取证之效,是为佛七。
经典记述
《佛说阿弥陀经》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打佛七者,“打”为对治,以“南无阿弥陀佛”清净之念来代替千百万个妄念,以四大假合之身修证清净自在法身。
莲宗十祖行策大师于《起精进七期示众》中云:“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著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
21日下午,大众在摩尼宝积佛殿广场跑西方、顶礼三宝、发愿回向。
声声佛号,契入弥陀愿海;
步步莲花,趋近极乐故乡。
跑西方是警策世人,在我们这一期生命结束时,加快节奏,加紧念佛,发愿求生净土,见佛闻法,不退菩提。
为佛弟子,只要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心清净,则此土转变,与极乐同。
至此,古文殊寺甲辰年首场佛七吉祥圆满。
大回向观相文
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
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
愿我临终无障碍 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 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剎那中离五浊 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华开后见慈尊 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 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 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 毕竟当来得成就
祈愿
过往冤亲 俱生净土
现在眷属 咸沾利乐
三辈九品 同生安养
飘零沉溺 普得解脱
更冀
国基巩固,百业兴旺
法灯续燃,佛道昌隆
丛林安静,济济来贤圣之徒
僧海调和,绵绵挺龙象之子
【信愿行 生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