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朝圣就像秋天的收获,那我们听经闻法就像在春天里播下了菩提的种子。
在这个冬季修学期间,我们学习了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它相当于佛教的《论语》,可以矫正人心、道心,可以扫除我们修行中的迷乱、我们菩提道上的垢染,让我们路径明晰;接下来学习了《八识规矩颂》,就是有了成佛的规矩,自然就能描绘菩提宏图,成佛的德相;之后又学习了《百法明门》,就是深入门径,如探囊而取菩提圣果;最后我们念佛、坐禅,就如一再实践。
“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至少我们从理论上标指,理论是见了,这个“指”叫“标月之指”,理论是指导方向的。这个水中的“月”是从哪里来的?水中月是天上的月;谷底的风从哪里来?谷底的风乃陇上风。《楞严经》卷二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这个就是我们在念佛中去忆念,在禅坐中去自体自证。
就像我们慧日寺边上的这条溪水,深深地潜藏在地下,在溪坑底下的砂砾间日夜地潜流着,但是我们看不到水。而我们的龙钵、我们的象池却充盈着水,这就是溪水会从地底下、从山根里的这种砂砾之间渗透出来。
经过这几天连绵的春雨,我们这里群山碧翠,春雨如油,点滴汇聚,溪水开始奔腾而下。
我们坐在法堂里都可以听到小溪奔流的水声,清澈的、淅淅沥沥的,浅吟清唱着。而松树静默无声,你说有山风吗?有,但是松树静悄悄的。
在这人间,我们回归自性,我们探索着宇宙的本然,我们心中长养着慈悲喜舍,我们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情感,我们对生命中所有的有缘者充满了感恩。所以,我们的身心是温暖的,这就是一种良好的生命境界。
“FORIQINGLIANG”
生命得如此,千足与万足啊!生命有归宿,世界有彼岸,这才是呈现出了我们这个地球文明最重要的主题。
虽然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但是生活不仅仅只有衣食住行,它绝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无论是社会上的灯红酒绿,还是科技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进步,这一切都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
如果个体生命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个体生命此生将不虚度,就会变得有了意义;如果这个社会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良善而有序;如果这个时代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代就会变成辉煌的时代。所以,我们佛教所肩负的,不仅仅是说好中国的故事,也是在说好人类的故事。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