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PART 01
我们赞美观世音菩萨,除了具有“瓶中甘露常遍洒”这样子的事业,还有一个语境,叫“手内杨枝不计秋”。比喻观音菩萨的慈悲像春天里的杨柳枝一样柔软,观音菩萨的情怀像春天一样长养万物,没有秋天的萧煞之气,而是像春风一样和煦温暖。当我们感受到这种温暖的时候,就是感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加持。
我们每个人有没有被观音菩萨救过?救过无数次啊!我们这辈子能来做人,是不是观音菩萨救来的呀?如果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就会流泪的呀!
我们对观音菩萨的歌咏赞叹,句句都是真实的,赞叹不完,观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情怀是无法言说的。虽然衪的能力那么大,祂却把全部的能力用来救苦救难;虽然祂的功行像海一样深,祂却驾慈航渡迷津,救度感化我们有缘者。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有缘者,那是你觉醒了,还有很多观音菩萨救过的人,根本不知道被观音菩萨救过。
我们晒着太阳,我们知道这是太阳光,因为太阳底下会有影子。其实佛光比太阳还要普遍,太阳都不能普照,佛光是普照的,我们却不知不觉。观音菩萨救度众生也是普遍的,我们也是不知不觉的。
知恩的人是很少的,知道被观世音菩萨救度过的人是很少的。以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就讲过,“知恩报恩”,首先是要“知恩”。不知恩,怎么报恩?所以,知恩的人是幸福的,能报恩的人是更幸福的。我们现在知道了,我们就是幸福的人。
PART 02
无论哪一个寺院,发心去做义工的人是很有幸福感的。在寺院里就能享受到情与非情境的微妙不可思议,因为佛法这个生命体就是讲情与非情境,比如寺院的环境和法会现场的场景,会变成我们三皈依的体,我们禅定的体、智慧的体、戒律的体。
这个色法叫解脱的色法,无障碍色法,这叫无表色法。无表色法的特点是可以带领我们解脱的,观音菩萨就是用这个拉着我们的手,救度我们脱离苦海的。但这个是看不见的,需要我们打开心灵、打开我们智慧的眼睛去看。所以,观音菩萨除了有慈悲的情怀,还有智慧的剖析。
《心经》一上来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看到我们苦难生命的时候,就是观音菩萨要给予我们快乐、启迪我们告别苦难生命状态的时候。所以,观音菩萨为众生说法,启迪我们的智慧,是唤醒我们、拯救我们的重要方法。
PART 03
在这个时代,功利化的科技淹没了我们对一些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生命是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果我们思考了,就会知道三宝的社会功能性是什么,知道观世音菩萨对我们人类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佛弟子们确实要有戒定慧的生命升华,拒绝一些对生命干扰的噪音,关注一下对我们生命有意义的好事,深刻地去思考一些对生命有意义的课题,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戒定慧。
不管你信仰不信仰,佛教对我们人类一定是有帮助的。祂不仅仅作用在我们这些佛弟子身上,也深刻地存在于我们人类文明之中。每一个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惠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慧、佛陀慈光的普照,这就是佛教的普世性。
在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的日子里,大家都坐在观音菩萨的怀抱里,让我们享受在春风里,觉醒在春风里,忏悔在春风里,幸福在春风里,在春风中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佛性之花开放了。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