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们听经闻法,学了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它相当于儒家的《论语》一般,可以矫正人心、道心,可以扫除我们修行中的迷乱、菩提道上的垢染,让我们路径明晰。
接下来学习的《八识规矩颂》,就是有了成佛的规矩,自然就能描绘菩提宏图,具备成佛的德相。
再下来是《百法明门论》,让我们有门得以入,就是深入门径,如探囊而取菩提圣果。
经过这一系列学习,接下来我们念佛、坐禅,就如一再实践。“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现在至少我们从理论上标指,从理论上是见了,这个指叫“标月之指”,这个理论是指一个方向。
水中的月是从哪里来的?水中月是天上的月。谷底的风从哪里来?谷底的风乃陇上风。因指当见月,这就要在念佛中去忆念,忆佛念佛,在禅坐中去自体自证。
像这几天我们慧日寺连续下了几天的春雨,溪坑里都有径流了。溪水以前在浅浅处,在溪坑的下面砂砾间日夜地潜流着,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的龙钵、我们的象池都充盈着水,它就是从地底下,从我们的山根、砂砾之中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溪中的水,但是它深深地潜藏在地下。
那经过春雨的连绵,我们群山碧翠,春雨如油,然后点滴汇聚,这个溪水就开始奔腾。所以我们坐在法堂里都可以听到边上小溪奔流的水声,浅吟轻唱。我们边上的松树静默,你说有山风吗?有,但是静静的,所以松树也是静悄悄的。但是水声呢,水声清澈的,淅淅沥沥的,这小小的泉水在日夜欢唱着。
我们在这人间回归自性,探索着宇宙的本然,心中长养着慈悲喜舍,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情感,对所有生命的有缘者充满了感恩,我们的身心是温暖的。
这就是一种良态的生命境界,
生命得如此,
千足与万足啊!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