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调畅情志|这个春天,咱们不生气

2024-03-20 00:01: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在传统文化里,

春属木,与肝相应。

立春之后,

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

肝火旺,

人就容易暴躁、易怒。

“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

怒气伤肝,生气会造成肝热,

肝热使人更容易生气,

两者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

春季要调畅情志,

护肝正逢时,

这个春天,咱们不生气。



01

生气,

不仅伤肝,还伤“福德”

FUCHENG 

2024


生活中常讲的“生气”、“发怒”,在佛教中可被统称为“嗔恚”。


“嗔恚”为佛教三毒“贪嗔痴”之一,它的范畴很广,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批评、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它不仅会在生活中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待人处事的感受,更是我们学佛之路上巨大的障碍之一。


图片


佛教诸多经典都对于“嗔恚”之毒以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有着详细论述,如《大智度论》云:“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佛说决定毗尼经》也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来形容嗔恚所引起的恶果之严重性。


一位尊者说,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就会摧毁千劫福德;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总之,嗔恨的怒火灼烧煎烤的是自己的心,断送的是自己的福报和前途。如何对治,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参考实践。




02

用虔诚的祈祷,平静心智

FUCHENG 

2024


嗔恨心来时如洪水猛兽,如果不能自控,那就借力。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 chù)如来名号或其心咒。


因为不动佛从发菩提心到成佛,不共的一个功德就是不嗔、不杀。这个咒一念,所有嗔恨的情绪都会消融掉。这尊佛以这个功德,正好对治斗诤的业力。不动佛的咒语可化解这些负面的情绪。



不动佛心咒


na mo ra na, zha ya ya

那莫惹那, 札雅雅    

ong,gang ga ne,gang ga ne

嗡,刚嘎那,刚嘎那

ruo za ne, ruo za ne

若匝讷,若匝讷

zhuo zha ne,zhuo zha ne

卓札讷 ,卓札讷

zha sa ne,zha sa ne

札萨讷,札萨讷

zha de ha  na,zha de ha na  

札德哈那,札德哈那

sa wa, ga ma, ba rang  ba  ra

萨瓦,嘎玛,巴让巴惹

ne mei   sa wa, sa duo nan  za,suo ha

讷美,萨瓦,萨埵难匝索哈


图片



03

做情绪的观察者

FUCHENG 

2024


我执越强,嗔心越大

当你觉得愤怒的时候,

观察自己内心,

满满都是一个“我”字。

“我”的才华被人轻视,

“我”的行为被人误解,

“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

这个“我”淡几分,

委屈、愤恨就少几分。

最真实的修行功夫,

就是看你能不能放下“我”。


图片


电视剧《佛陀传》中,佛陀对伤害自己的人说:“我身无限,你无法伤害我。”


大家都知道汽车是各个零部件组装的集合,汽车拆开后,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能称其为汽车。事实上,“我”也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我非我,名为我。


这具身体也不过是个组装而成的生物体,它并不是“我”,不管它是成长还是变灭,终将尘归尘、土归土。它只是运载神识的一个工具,是神识的载体。投胎为人,它的名字就叫“人”,投胎成狗这个生物体就叫“狗”,而且它会生老病死,我们只能使用它,不能皈依它。当我们能够听闻、思维佛法,能主动地思考、理性地自我解剖,就会从四大合成的躯壳中解脱出来。


当你看见山,你在山之外,

看见河流时,你在河之外,

如果你能看见自己的任何情绪,

你就已在情绪之外,

你就是自己的观察者。



04

 改变心的程序

FUCHENG 

2024


图片


使你心生嗔恨的对象,要知道那是对方在业力的范畴下,一定会做的事,要从对方身上看到,那就是曾经的自己。


我以前问师父,特殊时期别人打你骂你批斗你,你是怎么面对的?师父说,我遭受的一切都是因为过去世我障碍过他们,所以丝毫没有怨恨。


面对外在对境,一个好的修行人,不会把他人的弱点变成自己的缺点,不会把他人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罪业。


当我们看到听到所谓的恶业时,首要的是自我忏悔。因为你所看到听到的,只有在娑婆世界才有可能发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这就证明了我们在娑婆世界,这是自己的业报。而五浊恶世一切众生的习气都跟我有关,这是我们共业所生的世界。


何况有时候你认为的“不对”、“不好”,恰恰是别人对你的一种提醒,是在为你演示无量劫来你所做过的恶业。这时候,如果懂得忏悔,生生世世的恶业就能得以清除。


图片


而且,佛菩萨常常隐藏身份度化众生。我们面对的每一次不顺,都有可能是菩萨隐身度化和测试的安排。即便对方现在不是佛,也是未来佛。


佛陀在《法华经》中用整整一个章节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面对任何对境,见一切相都无一例外从殊胜的角度来看,这样在娑婆世界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变成了佛法,变成了功德,变成了增上缘。


嗔心是最猛利的烦恼,

又长久串习,根深难拔,

尤其是境界发生的当下,

所谓“气头上”,

降伏它并非易事。

解决的办法也要靠长久用功,

滴水穿石,

在平常境界中,时时熏习正知见,

境界面前,才能用得上力。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春天里的一个重要功课
· 一句佛号,要念出光明和温暖来
· 念佛法门的超胜之处
· 禅不一定是定
·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圣诞 | 他,因什么得衣钵?
· 以自性三宝忆念阿弥陀佛果地的无量威德
· 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
· 快乐,是一起投奔极乐世界
·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 祂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选择了最伟大的出离
· 佛弟子要有一种怜惜物命的悲心
· 入了这个门,就融入了法界无量光明
· 智慧未开之前,要保持一颗惭愧心
· 春天,也是我们容易犯业障的时候,要看好自己的心!
· “阿弥陀佛”是念念解脱的
· 保护好这个“源泉”的清净
· 原来,这是为了护念众生、不令众生受伤害
· 2023年大事记 | 心安国泰
· 智慧的资粮从哪里来?
· 听法,是佛的一场给予
· 老实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