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一切的功德
最后都回归极乐净土
二月初六,我们开启了寺院重兴以来比较正式的一场念佛七,也是因为大家的福德资粮相对成熟了,才感得这次殊胜的佛七。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万机全收,我们闻思修一切的功德最后都是回归净土、导归极乐的。
构成信仰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有彼岸,有终极目的。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彼岸世界里开花结果。世间的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它没有彼岸,所以无法构成皈依,不能成为信仰。
佛法带给我们的这份清净,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而且我们今天播种下的清净的种子,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终会有收获。
02
用信愿之心执持佛号
以“口念耳闻”净念相继
一念清净一念佛,我们念佛的清净也好,禅堂里“止观明静”的那个“静”也好,都是对生命良性的建设,同时也是我们未来的资粮。
我们能够参与其中,要感恩自己的祖上,感恩自己积了这么大的德,能够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参、莲友,一起在这里共善业。共同修行的加持力,我想每个人都感受到的,这太殊胜了。
我们昼夜念佛,对这个娑婆种种的不究竟,尤其对这个业力的轮回世界的不究竟,要心生厌离;同时,对这个宇宙中还有佛国,还有阿弥陀佛发广大愿,愿意救度接引我们往生净土,也要心生感恩。
此生如果能够成办净业,那太殊胜了,那就是胜利的人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建立净土的归宿,无论生命多么光鲜,人生最后“顷刻一声锣声歇,不知何处是故乡”,都是悲惨兮兮的。
所以,要好好地修净土,从内心里生起难遭难遇想,用信愿之心来执持佛号,以“口念耳闻”来让自己净念相继。
03
一句佛号即是无上深妙禅
实际上净土法门里也有禅定,但它不是以禅定为主,而是重在信愿,我们相信极乐净土,我们也愿意去。
这个“信愿”里,实际上“愿”也包括了“信”。越大的信解、越殊胜的信解,就会产生越真实的愿。
我们念佛号的时候,好像在给虚空充电一样,所以当我们止静的时候,虽然口闭起来了,但重重无尽的佛号声还在虚空里回荡,甚至尽虚空遍法界。哪怕没有用嘴念,但是也可以听,可以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的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声。
▲止静念佛
对于禅宗来说,是要对自己生“疑”——我是谁?念佛的是谁?参禅的是谁?要对这个“谁”起疑。这个“疑”就是对我们这个凡夫的一种解剖。
而净土法门,关键在“信”。信什么呢?信有阿弥陀佛,信有极乐世界,信我念佛得往生,信天下的众生只要念佛都得往生,“万修万人去”;同时,也信佛的威德,信极乐的庄严,信净土的殊胜,信修行的功德。
但是你不怀疑这个“假我”,你不把自己拆了,这句佛号、这个真实的佛国净土,就很难受用。所以参禅和念佛一点也不矛盾,“一句佛号即是无上深妙禅”啊!这也是为什么,禅宗里开悟的大德,能做净土的祖师,能弘扬净土法门。
【墨宝:信愿行 生净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