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老和尚
●●●
一日,一位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
离去前,法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可真方便。古人要参学,须得万里行脚跋涉,沿途还要忍冻受饥,有时还会遭盗寇侵犯。到了寺庵,还要受到诸多的挑难。
可是,他们却不以为苦,道心反而更坚固,像《一梦漫言》中见月老人参学的过程就是这样。”
老和尚说:“以前的人求法,虽然受尽辛苦,但却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作为他们日后担负弘法度众的资本。
我们参学,并不是在参别人能给予我们什么厚待好处,而是要从吃别人的亏中去参。不吃其亏,参不到东西。
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劳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别人怨恨我们,我们还得用一句阿弥陀佛跟他结善缘。只有能忍辱,才能开启大智慧。”
虚云老和尚
●●●
讲起办道,诸佛菩萨只叫除习气,有习气就是众生,无习气就是圣贤。
圣贤的妙用,识得则烦恼是菩提,识不得则菩提成烦恼;烦恼与菩提,如反掌覆掌。
这些话说是容易,行就为难。所以鸟窠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现在春雨土松,若不趁此时候多辛苦一点,请问下半年吃什么呢?
虽说辛苦,但我们比山下的老百姓已经好得多了。他们淋雨插秧也不偷懒,我们没他们这么苦,何以还说苦呢?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曾列举了五十年来精进修行总结的十条做人心得:
一:虚心
二:慎独
三:宽厚
四:吃亏
五:寡言
六:不说人过
七:不文己过 (注:不掩饰自己的过错。文,掩饰。)
八:不覆己过
九:闻谤不辩
十:不嗔
其中对于第四条吃亏,弘一法师进行了如下说明: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