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修行人,以“道”为无上
修行的人不是讲“情”的,同参道友在一起,不是什么攀缘的关系,都是“道上会”。
大乘佛教也好,上座部佛教也好,都有这个特质的。一个修行人、一个真正发起向道之心的人,就是以“道”为无上。只有明白了道、能修道,才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以我们出家人报父母恩,不是靠给他们磕头,也不是靠为他们挽起袖子干活来报答,而是靠修行。明白大道,会修行,整个生命转凡成圣,这才能“一子出家,九玄七祖尽超生”。
转凡成圣,人类文明的核心
修行人好像很孤独,但是又不孤独,因为诸佛菩萨、贤圣僧都在,天下的僧团都在,不需要跟谁亲、跟谁不亲,全部都是往道上会。即便是一位修行人转世到谁家里,他也不属于那一个家族,他的任务是为了乘愿,是为了修行度众生,而不是为了荣耀那个家庭。
好比释迦牟尼佛仅仅属于释迦族吗?孔夫子只是山东人吗?甚至说,孔夫子仅仅属于儒家吗?不是的。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集大成者,是亚洲文化重要的象征,我们不能简单地、狭隘化地去认知。
这一生我们选择修行,就是为了开发精神世界、长养法身慧命的。有了法身慧命的根基,那就真的可以扶摇而上九万里了。
《庄子》里面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如果在无明的大海里,有一条大鱼头出头没,轮回来、轮回去,这没什么意义的。但如果我们有了智慧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能够转鲲为鹏,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不管是中华文明,还是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核心都是在讲这个主题——怎么转凡成圣,怎么把最初最原始的生命、把一个像动物一样的自然人,变成一个精神性的人、一个有道学的智慧的人、一个觉醒的人。
修行人是在福田上耕耘的人
一般人很难看到修行人的价值,但实际上,修行人是人类文明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作者、劳动者。
如果说一个经济学家是基于经济的规律在工作,那修行人,是基于法身慧命、基于天地宇宙大道的这样一个本基、这样一片土地在工作。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福田”,修行人是在福田上耕耘的人。
当我们自己找到了这种感觉,找到了大道的自信,你才能向别人证明。你可以曲高和寡,但是你自己得懂、自己得明白。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在平凡的生活当中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像坐在莲花台上一样去悟。
▲最胜福田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