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 不要错失利益祖先的好机会

2024-08-17 21:30: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农历七月十五,

是佛教结夏安居九十天

修行告于圆满的僧自恣日,

也是佛欢喜日,

又是盂兰盆节,

同时,

也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地官日。














《佛说盂兰盆经》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经,以阐发大乘佛教孝慈之道为核心。在盂兰盆节、佛欢喜日这一天,供佛斋僧,读诵《盂兰盆经》,不但可以救度过去父母宗亲,也能惠及现世父母、后世子孙。





图片




图片

西晋 三藏法师竺法护 译



向上滑动阅览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完)



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 娑诃


图片






这是一个转变祖先命运的机会



中国文化里说,在七月十五地官日这一天,阎王会大赦,虽然此时人间最热,实际上内在阴性的力量最容易被释放出来。如果我们的祖先在地狱道、饿鬼道这些阴性的地方,我们就特别容易把他们救度出来。


所以,中国的文化就告诉我们,为人子女,要珍惜这个机会,修功德回向祖先灭罪、增福,转变命运。


怎么修福报呢?供佛、斋僧是最快的方法。僧团安居精进修行了九十天,仰仗僧团的加持,我们特别容易修这个福报。供养现前僧宝,有一个果报叫满愿报,把这个功德回向祖先、现世父母,当下就能感受得到。




图片






成为祖先得度的“香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我们就是祖先的香火。实际上,如果没有佛教的信仰,是完成不了香火的人格的。香火人格不是独立完成的,不仅是血缘关系,而是要有香火的功德力,主要标配就是要有信仰,还要会修行。


家里有老人去世了,为什么家里要设置灵堂,子孙要披麻、戴孝?麻衣是代表修行的服装,戴孝是代表一种修行的生命状态所产生的功德,它是能尽孝的。所以送亡人时,吃的饭都叫“豆腐羹饭”,特指素斋,即没有荤腥的斋饭,就是从饮食上都有修行的状态。


有了信仰,才有成为香火的资格,才能跨阴阳两界,用这颗孝心皈依三宝,以佛陀的悲愿力就可以回向祖先、救济祖先。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修行,都可以成为家里的香火,都可以成为祖先得度的天梯。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佛说盂兰盆经》




图片





大乘常住三宝之功德力



七月十五这一天,我们修功德回向老祖先,凭借着这个功德力,就有一道佛光穿过密布的乌云照向他,一照到他,祥云托足,莲花托体,化火焰为红莲,当下就离苦得乐,这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无论社会怎么变化,人还是有血有肉的,是有心灵世界的,用现代的话说,人是有灵魂的,学佛就是用修行来庄严我们的灵魂。如果告诉你,你有个房子,你找到后发现里面破破烂烂的,垃圾成堆,你要不要打扫?我们的灵魂就是这样的,平时我们都忘掉它了,结果各种各样的众生住在里面。所以,在这一天,不仅仅我们要听经闻法,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把佛的光明回向给祖先,去救度他们。


佛教里有盂兰盆供,目犍连尊者已经成道了,具足种种神通,可以跨阴阳两界,能把阳间的物质搬运到阴间去,但仍然没办法解决妈妈的业力。佛跟他讲得很清楚,虽然你神通广大,但凭你的力量也救不了妈妈,只有通过恭敬三宝、供养僧团才可以。


讲到底,业力如果不变,谁也救不了。如果功德到了,有资粮了,命运就可以改了。所以,我们修习佛法,有了功德之后,我们的老祖宗就可以改变命运了,他的“户籍档案”就可以变了。佛陀说,不是外道的力量可以办到的,也不是天神的力量可以解决的,乃至个人的神通也没有用,要靠僧团的力量,要靠大乘常住三宝之力。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说盂兰盆经》


图片





“其德汪洋”,圆满的供养对境



僧团代表贤圣僧,虽然表面看是凡夫僧团,但其背后有着真实不虚的圣贤僧团。我们说“僧”的时候,十方诸佛都是僧,佛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一直到声闻、缘觉、阿罗汉,都属于僧团。


经文中说,“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我们恭敬、供养僧团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供养境是无边无际的、是圆满的,佛陀用“其德汪洋”这四个字来比喻,这个功德可以回向老祖宗。


这里特别挑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的本事再大,也不要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怎么样。一个人不但不能怎么样,还会着魔的。


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要依赖和合的僧团,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很努力地消业障、培福报,追求闻思修,勤修戒定慧。


忆念三宝就是纯阳的、光明的、解脱的,我们平时要拼命地念三宝、念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让净业胜过浊业,让无漏业胜过有漏业。


佛陀慈悲殷切嘱咐:“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佛说盂兰盆经》的最后还有一个报父母恩咒,在这个殊胜的日子里,我们要多念,回向父母宗亲。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恭迎盂兰盆节,亦是佛欢喜日,还是 ......
· 【地藏月特辑】七月炽热,血脉滚烫,他们正在等待……
· 谁是地藏菩萨?
· 出轮回,需要你的主动
· 农历七月,为什么一定要诵这部经?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 祂的力量,搭起你和佛间的桥梁
· 跟着懂“道”的人,就幸福了
· 历代祖先和父母,需要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救度
· 黄金重要,还是智慧重要?
· 修行,要修到心里非常有把握
· 三界内外,都有因果
· 佛教的盂兰盆节
· 快来看看,这样的情形,你是不是很熟悉?
· 真正的香火,是祖先得益的那道“天梯”
· 文以载道
· 七月孝亲月,作为家里的"香火",请吃素念佛吧。
· 【地藏月特辑】只要有众生在迷失,祂的愿都有效
· 以菩提心念佛、礼佛,则入帝网境界
· 师徒之间,无法解释的心印传承
· 佛法带给我们的神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