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地藏经》讲记,虽然是十年前学习的画面,但由于是经典,无论何时看,我们还是会受益。
佛的经典,从它自身来说,有声闻的、缘觉的、菩萨的、佛的;天台宗叫“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虽然经典与经典间有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深度,但是跟人间的书籍比起来,佛经都是圆满的,所以任何时候学习,它一定涵盖我们的人生,涵盖我们的思考;只要学习佛经,一定开卷有益。所以佛经不分三千年前、两千年前还是今天。
尤其像《地藏经》,这部经的每一部分都是大菩萨发起的,无论什么时候读都会吉祥。
民间有误传说,晚上不能读《地藏经》。实际上《地藏经》的开头就是佛,无边无际的佛,连文殊菩萨的智慧都无法数之。经典的每一个部分,也都是大菩萨出来请开示。仅仅是其中的观音菩萨,佛陀就说:“若人听闻观音菩萨名号,这个人离成就佛道就不远了。”
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我早期学《地藏经》的时候,就猜想,在佛的智慧功德里边,地藏菩萨是不是代表法身佛呢?后来出家后看《大藏经》,还真的看到《法身赞》,赞美地藏菩萨。
观音菩萨是报身佛,地藏菩萨是法身佛。在法身智慧普遍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就是若有一众生未得度,地藏菩萨就不会休息;地狱如果不空,祂的愿就没有满。因为对于法身来说,众生也皆具法身,只要众生没有觉醒自己的法身,只要有一个众生还在迷失,作为法身来说,祂的愿都还有效。
法身是遍一切处的,不论悟不悟,法身都在。只不过悟了叫“始觉”。始觉什么?始觉自己有本觉。本觉就是法身潜在的状态。
王阳明也是这样理解的,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没有发现它,它就处在隐的状态,发现的时候,一时俱显。所以法身的状态叫“悟则顿悟”,对本觉的了知一觉便觉。但这个“觉”也是不容易的,哪怕觉了,也不可说。所以禅宗千七百公案层出不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启发。
“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
有句话叫“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就是究竟地讲,觉悟了之后才是比较真实的修行。那没悟之前呢?相当于“加行”,三十七道品里面就有资粮道、加行道。
那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就很重要。虽然智慧眼还没开,但是依着善知识的指导,你的方向是对的,闭着眼也不会走错。哪一天开眼之后,那就不得了,人天眼目,这世间又多了一个“正法眼藏”。
——三参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