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心,这门功课要做透

2024-08-12 09:11:00 发布: 人气:19
图片



图片




从报父母恩延展到报众生恩,实际上这就是菩提心发起来了。发起菩提心的引信就是这个,大乘佛法生菩提心的窍门就是这个。


发菩提心之前先要知恩,知恩的这种温暖起来了,报恩的愿力就有了。然后再听闻空性的心地妙法,拥有佛性的正见,那这个时候大乘的菩提心就开始丰满,开始活起来了。








01

佛法修学 因次第尽


图片


世间的出离心比菩提心更容易生起。跟出离心比起来,生起厌离心又更容易一些。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有修习过厌离心吗?我们有认真地思考过为什么要生起厌离心吗?三界如火宅,六道如牢狱,我们无量劫以来在轮回的苦海里头出头没,没有尽头。如果我们不主动从中逃离,它是终结不了的。


所以,轮回之苦、因果不虚都是需要我们系统地修学的。学了之后,我们才会对其有所认知,我们才会对轮回有理性的抉择,才会想要从中逃离。这样,我们就对轮回产生了厌离之心。在厌离心的基础上再提升,逐渐地资粮具足了,就会产生出离心。出离就是不仅能够识别轮回的假象,不被轮回捆绑束缚,而且还要主动寻找方法逃离。


出离心生起了之后,我们才能去对治我执、我见。轮回这艘船上的钉、铆,才会被我们一点一点拔除。见惑、思惑这些把我们捆绑在三界轮回苦海里的业习,我们才会把它们逐步卸除,这才叫修解脱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解脱道的前提就是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和出离心,而大乘菩提心的前提则是知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报母恩。具备了这些前提,再在这个前提上数数熏修,熏到一定量上,把合格的这些“零部件”都合在一起,就叫菩提心。


起初的、刚起步的叫世俗菩提心。在知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报母恩的基础上,推而广之,思维一切众生皆为过去父母,我要把我的如母有情安置于究竟利乐之处,要令他们都从苦海中得到解脱,这就叫世俗的菩提心,也叫愿菩提心。


如果出家了,自己天天在三宝地,在很安全的地方,我们不仅自己享受着这种现前的解脱,我们还能够跟着善知识弘扬佛法,这就叫自利利他了,这就叫行菩提心了。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然后这种资粮积累叠加,良性循环,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当你做好人,在良性状态的时候,这个积累叠加是很快的。




02

厌离心这门功课要做透


图片


但重要的是,厌离心,这门功课我们要把它做透。就像钻木取火一样,要不停地钻,要火起来了才行,修厌离心也要这样子深入进去。然后厌离的相才会出来,我们自己的身心感受也会产生。


厌离的重点就是不被轮回绑架,要识别我们的烦恼魔,识别我们粗重的我见和身执。


一旦我们的厌离心生起了,就不会对世间有那么多的贪执了。厌离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吃饭,真的是“为疗形枯”。我们是皈依道的,还是皈依食物的,心里会很清楚的。有厌离心的人会处处充满厌离,只要自己的脚踩到轮回的一边去了,他们马上就会提醒自己。


有厌离心的人,他们的心就用在解脱道上,跟轮回有关的他们全部抛弃。一个有厌离心的人对于给自己打岔的、不修道的、攀缘于轮回的内容,全都被其视如仇敌,这就是具有厌离心的相。


图片


图片





有厌离心的人,他生命内外的境都是不一样的,他的神是归元的,他的六根也是归元的。他的精神面貌是越来越饱满的,因为他无漏了。只有从内心里厌离轮回,识别、遮止、远离轮回的过患,才会得无漏。得无漏就有无漏的相。


佛法的修习是有次第的。首先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进而生起厌离心、出离心,然后证得小乘圣果。小乘圣果有了,再证悟空性,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谈得上报恩。通过修行证果得道,我们就能救度我们现世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法界一切如母有情。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观澜知源
· 把一切对境当作三宝的考验
· 你跟佛,都在祂的钵里
· 命运的转变从哪里来?
· 修行、屎壳郎和猫
· 【地藏月特辑】这场在忉利天开的会,讲了人间最重要的事
· 请地藏菩萨改变噩梦
· 沿着这一线光,就能看到佛国
· 连做梦也在想着,就开始上道了
· 我们不能再做吃瓜群众,要发愿配合地藏菩萨的救度
· 别忘了,轮回中的生命始终是无常的
· 七夕,在最初的时候与爱情无关
· 这个见地,就是很伟大的修行
· 传统的华服与威仪
·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 七月孝亲:祖先得度与我们自身修行的关系这么直接且密切
· 佛法,需要长时间去体悟
· 学佛的动机要正确
· 千百年来,佛经里很难信的这句话,隐藏了怎样的修行秘密?
· 信仰在我们的心里到底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