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2024-08-09 06:14:00 发布: 人气:18
图片


每年地藏月,我们都要念诵、学习《地藏经》,回向历代祖先、历生父母。有人想,每年都这样重复做,有必要吗?还真有人去问过佛陀,佛陀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穷困潦倒,什么好事也不能承办,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世的子孙没有给他回向功德。


人不仅去世之后要为他超度,替他做功德,就是已经转世,乃至重新投胎,如果前世的亲人还继续为他追荐、修福,对他也是有用的。


《地藏经》一开始,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之前,感得十方诸佛和无量无边的圣者现前,文殊菩萨的天眼都没有办法了知数量。连佛陀也说,“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这么多无量无边的圣者都是地藏菩萨过去度化成就的,地藏菩萨把众生从苦道里、轮回里救脱出来,培养他们成菩萨,最后证得佛果,这样的案例是无量无边的。


图片


“地藏”,是指诸佛法身的状态。佛法身的觉也呈现在众生身上,众生不觉的时候,这个法身觉的功能、愿力就在起作用,因此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希望。


法身周遍的体性是圣人的人格化,充满了无尽的大愿。我们只要不随顺自己的习气,哪怕就随顺本性的清净,这本性的清净就会像电梯一样把我们带向解脱,因为本性的清净里就具有这种大愿。


这个心地宝藏不仅诸佛证得了,而且是通于一切未觉悟的众生心地的。不觉的话,就是一种沉沦的相,随业流转,但不觉则已,觉则解脱。


对于学佛,特别是学大乘佛教的人来说,越学就越有信心,就越觉得“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这句话也会让我们对自他二利,对度自己、度众生充满信心。众生只是名字上是众生,不是本性上是众生。


所以,《地藏经》的道理要年年讲,而且作为修行人要天天忆念,以这个知见去修持。如果娑婆世界的众生能知道苦,能理性地避免苦,能积极地为自己制造快乐,这也是众生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因,是佛陀愿意来娑婆世界度化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每天我们回向的时候,也充满这样一种信心。因为今天回向的众生根器和昨天的不一样,跟明天的也不一样,今天听明白的众生觉醒了,今天就可以解脱了。


图片


每天在回向的时候我都在想,你都亲历了娑婆世界,亲历了轮回,甚至亲证了三恶道的苦,还不皈依三宝、皈依解脱,还有什么出路呢?只能继续在轮回里受苦。娑婆世界的苦难,如果有一点积极意义的话,就在于它能鞭策我们修行。我们如果畏惧苦难,就要求出离苦难的道路,这也许就是苦难唯一的价值、意义。


如果我们还没认识到轮回的恐惧,心灵还没讨厌它、厌离它,那说明轮回的苦难对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发挥作用,所受的那些苦也都没有价值。



图片


相关文章
· 七月孝亲:祖先得度与我们自身修行的关系这么直接且密切
· 佛法,需要长时间去体悟
· 学佛的动机要正确
· 千百年来,佛经里很难信的这句话,隐藏了怎样的修行秘密?
· 信仰在我们的心里到底有多重
· 【地藏月特辑】七月,你可以这样利益祖先
· 把三宝地的加持带回家
· 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 何谓“华夏”?
· 她的孝心,不仅救度了母亲……
· 你的觉里,有牛奶吗?
· 修行要找到生命的坐处
· 心正,一切都会归正
· 【地藏月特辑】“破地狱”,其实是关于“智慧”的话题
· 《地藏经》能不能晚上念?
· 最古老的精粹和智慧
· 《地藏经》的道理,为什么要年年讲?
· 出家人的成长也是需要鼓舞的
· 木鱼,为什么是空心的?
· 《妙法莲华经》里的“穷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