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贤良的人格
好人好自己,
坏人坏自己。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的。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真正的佛法利益也无法现前。
没有世间这种贤良品格的话,谈不上在修习佛法。十方一切诸佛的教言精华,就体现在我们良善的身口意当中。你一个人语言不善,心不善,行为不善,再多佛给你说法,传再多窍诀,又有什么用?
当下体悟不到“空”还不要紧,我们至少要戒恶修善。九华山一位肉身菩萨生前常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请记住这句话,要做个好人。我们必须要戒恶修善,至少成为一个好公民,在家里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或者好女儿、好妈妈,在单位里是一个好员工。
心地很重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学佛要先把人做好,就连戴佛珠也不是随便能戴的,做人要有点品德,否则三宝的脸都被丢尽了。我们三宝弟子要有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做个好人,相信因果,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做好人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不是因为社会要求你做好人,而是生命没有其他的退路,只有觉悟回家这一条路。生命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组成,肉体是有生有灭的,精神是不生不灭的。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任何物质的东西都带不走,但精神世界的业,将会跟着你去到下一个生命驿站,决定你下一次生命的质量,这样的话,你还敢做坏人吗?因是你作,果是你受,所谓“自作自受”就是这个道理。
佛法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学佛让我们的人性慢慢苏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人生的几十年才会变得有价值。
中国近代的精神领袖太虚大师,他就说我们人类的目标是“仰止唯佛陀”,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完成在人格”,实践在我们自身;在身心上完成了佛陀的教育,“人成即佛成”;人的生命圆满了,修行也就随之圆满了,“是名真现实”。
学佛心地很重要,四无量心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很好的标准,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有些看着简单,却需要我们一辈子去行持,你真做到了,心马上就放光,你的心从“14K”变成“18K”的,那颜色就变了,光明变了,功德也就变了。
为法忘躯
欲求法,
则先成法器。
这一生要现前智慧,体悟到大道,能够去教化众生,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是有贤良的人格,一个扎实的人格基础非常重要的。像六祖大师,身体矮小,师父安排他舂米也舂不动,体重不够。他腰上就绑块石头,不分昼夜地舂。
这块配重石,现在还保留在黄梅五祖寺,慧能大师八个月里就把它别在腰间日夜劳作。五祖大师问他:你这样不辛苦吗?慧能回答:“诸佛为法忘躯,我这一点哪能算是辛苦啊!”五祖大师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把法传给他,知道只有传给他,法才能够发扬光大。
有的人说:“师父,我求法。”你准备好了没有?你求法,是法为你?还是你为法?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我怎么把这个法跟你讲?所以,欲求法,则先成法器。这个也是尊重法的缘故,否则你不尊重法,我还落得个亵慢法的罪过。
为什么五祖要给六祖大师用袈裟围起来再给他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不单单明白了,行为也做到了,证到了。师父看他做事都能忘躯,何况为法。所以,人之所以堪当大器,除了有才华,还要有品格。如果六祖大师没有这个品格,五祖最后会把他喊到房间里,袈裟作围给他秘密地说吗?那就不会的。
清
凉
寄
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总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