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 01
·· 期冀间依然坦荡荡 ··
FORIQNGLIANG
如果我们对不了解生命、也不会修行的人说:“你要认真修行。”他是不知道怎么认真修行的;如果我们对他说:“你要过好每一天。”他也不知道怎么过好每一天的;如果我们对自己说:“我们要修好心。”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修好心的。
《楞严经》里面有七处征心,征得阿难尊者都哭了。到底心在哪儿?阿难找来找去,佛陀都说不对。
实际上,我们都处在这样一种生命状态,这是生命的一种窘境。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所期许,对生活都抱有希望,甚至对生命的修行也都有期望。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但怎么平衡这种希望?在期望之间,怎么去找到那种坦荡荡的感觉?
# 02
·· 这就是凡夫的特质 ··
FORIQINGLIANG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一个名词出现得频率特别高,叫“松弛感”,这就是佛教里智慧人生所达到的一种境界——“禅悦人生”。
有一首歌叫《春歌》,里面的歌词这样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虽说无闲事,但难免有期待感。有希望就有畏惧,当心中有欲求、有希冀而无法获取的时候,内心便会滋生失落感,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危机,所以古人追求一种“无欲则刚”的人生境界。
当你产生分别心的时候,你的生命就会在这个宇宙里产生一种碎片化的力量。当念头生起的时候,它既是这个宇宙里推动事物发展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消灭事物的力量,因为有生就有死。
用科学来比喻的话,念头就像一个正弦波,当一个念头“啪”波动起来的时候,它既延续着我们生命的动态,也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当它生起的时候,必然有“灭”在等待着它。所以,心念一起,我们的生命就会有一个阴影追随着,就是阴和阳。当一个正弦波起来了,马上就在宇宙里形成了一正、一负,一阴、一阳。
我们已经投胎做人了,已经是六道里的一份子了。在这个天地间,我们凡夫肯定是有动物属性的,我们是有思维的,是有希望的,也是有追求的,甚至是充满欲望的。这种欲望既是一种希冀,也会产生生命的阴影。
这就是凡夫的特质,不用修炼的。不论人还是猴子、狗等,当脑电波生起的时候,一念分别心起,全部会产生这个,所以就描绘出了六道。天人也会动念头,只不过他的福报大,念头一动,他的福报就随着这个正弦波的震荡而映现出来。
# 03
·· 佛菩萨的福慧圆满可以传递 ··
FORIQINGLIANG
我们娑婆世界叫“凡圣同居浊土”,极乐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但是凡夫现佛样,他的功德力是菩萨的功德力,他的受用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的受用,所以极乐世界的凡夫动念的时候,叫“随念而生”、“应运而生”,色声香味触法都可以现前。
我们娑婆世界,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但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如果想了解娑婆世界,我们想什么祂都知道。这就代表在低维世界里,我们彼此之间并不一定相互了解,甚至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但高智慧的生命对我们的了解是很透彻的。
佛菩萨的福慧圆满是可以在生命之间传递的,我们皈依三宝、我们学佛就来自于这个原理。
为什么要学佛?因为生命维度低的标志就是痛苦、不开心,我们要想解决不开心,不能只解决这个不开心的事情,这是没有用的;而是要提升我们的生命维度,开发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的福德。福德增加了,逆缘也是逆增上缘,还是镀金的,这就是菩萨的智慧。
所以,我们不是要改变事物痛苦的本身,不是改变烦恼的本身,而是要改变自己的能量场,增加自己的福德。
圣地是具有强大加持力的,我们每天要起好念,不要起不好的念。若是起好的念头,灭无量罪业,增无量福德;若是起不好的念头,业障也很重的。地球如果有两种轨迹的话,我们每个人也都可能有一个隐态和一个显态的轨迹,我们此生这么有幸,学佛了、登上了三宝之舟,轨迹就改变了,人生从此不同了。所以一定要珍爱此生、珍爱这个慈航。
▼
▼
▼
清凉寄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总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