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农历九月二十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4周年
他在秋天出生,
也在秋天离去,
63年的流年岁月,
像是一场演出。
在俗39年,在佛24年,
他的前半生是李叔同,
擅书法,精金石,
通诗词,达音律,
是举世瞩目的天才;
他的后半生是弘一法师,
笃志苦修,恪遵戒律,
传经授禅,普度众生,
是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
弥留之际,
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
为绚烂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弘一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尤其他与印光大师的殊胜因缘,
在佛门中流传甚广。
今天,我们一起回望
两位祖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左)和弘一大师(右)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
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然而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却同意接受弘一大师为弟子。
▲电影《一轮明月》中弘一大师亲近印光大师片段
民国七年春
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在佛教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一年的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弘一法师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
随着《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弘一法师应好友吴建东居士和张云雷居士之请,为文钞题词,称赞印光老人的文钞,如日月当空,普照一切众生,契理契机,令大众欢喜信受。在题词中,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服膺之情,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
▲弘一大师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词
民国九年六月
弘一法师决定去富阳新城闭关。临行前,特地请马一浮居士为自己的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以表明自己遥习蕅益大师,近效印光大师的志向。
弘一法师写信向印祖请求闭关前的训言,印祖告诉他:“闭关用功,关键在于心要专一。未得一心之前,不能急着求感应,否则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念佛得一心后,自然会有感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心却如明镜当台,映照出森罗万象。”
弘一法师多次向印祖写信请教,印祖都给予悉心指导,并指出:“古往今来,不少人用行书草体写经,我对此绝不赞成。想要断烦惑、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岂可将抄经视为儿戏,由着性子写得游龙舞凤的?”
这段话对弘一法师触动极大,他按照印祖的要求调整了字体,并寄给印祖鉴定。印祖回信对弘一法师的新字体表示肯定:“抄写经文是将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行为,比古代进士上金殿考状元还要严格恭敬,来不得半点怠慢疏忽。能这样做的人,必定在选佛场中,得中状元。”印祖的点拨,使弘一法师日后的书写,更加一丝不苟,他的书法被人誉为“佛书”。
弘一法师发心刺血写经,印祖回信开示:“不要急着抄经,当务之急,先要一心念佛。刺血抄经耗费太多心血,令人心神衰弱,只怕反而成为精进念佛的障碍。俗话说,身安而后道隆。我们既是凡夫,就不要盲目效仿法身大士的苦行,只要念佛得一心,自然法法圆融。”
然而,弘一法师还是因写经过多、用心过度而受病,印祖对此早有预料,说:“你就是为人过于仔细,样样事情不肯不认真,导致心力不济,你还是专心念佛的好。”
弘一法师对印祖十分敬佩,再三恳求列为弟子。可惜迟迟未被答应,便在佛前燃臂香,乞求三宝慈力加被,之后再次上书陈情,可还是被婉拒,直到晚年终于如愿以偿。依止印祖修行的出家弟子很多,但弘一法师是印祖唯一具有名分的出家弟子。
▲弘一大师墨宝
民国十三年五月
弘一大师从温州庆福寺前往普陀山朝礼印祖,在法雨寺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随侍七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学习印祖的一举一动。
每顿饭吃完,印祖都会将碗舔干净;或者留馒头一角,把菜碗擦干净后吃下;或者往碗里倒开水,荡涤干净,再用水漱口,然后喝下,惟恐轻易浪费剩余的饭粒。弘一法师将印祖的嘉言懿行总结为十六个字“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
弘一法师虽然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宿,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他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高度颂扬印祖的盛德。
▲弘一大师法相
1924年秋
弘一法师应邀到上虞白马湖夏丏尊故居“平屋”作客。夏老用香菰供斋,被他坚决拒绝,改用豆腐还是不同意,最后只好按照他本人的要求,白水煮青菜,用盐不用油,弘一法师这才接受。
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回忆了弘一法师在青岛湛山寺讲律时的一些生活片断:“屋中都是他自己收拾,不另外找人收拾,窗子地板都弄得很干净。因他持戒,也没有另外准备好的饭菜,头一次给弄四个菜送寮房里,一点没动;第二次又预备一点,还是没动;第三次预备两个菜,还是不吃;最后盛去一碗大众菜,他问端饭的人,是不是大众也吃这个,如果是的话他吃,不是他还是不吃......”如此等等,都是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
印祖往生后二年
弘一大师亦追随恩师而去。
▲1942年农历九月初四 示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1942年中秋过后,弘一法师自感病势沉重,写了二首偈与诸友告别,这二偈表露了弘一大师一生悟证的境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相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华枝”表示香,“月圆”表示光,香光庄严,正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香光庄严的境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表露了弘一大师修行净土法门,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
临终前,弘一大师写下 “悲欣交集”,可见他亲见极乐庄严,正念往生,悲悯众生,欣乐极乐。
▲悲欣交集
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近代著名思想家马一浮先生也曾作挽诗道:
高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
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
三界犹星翳,全身总律仪。
祇今无缝塔,可有不萌枝?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他一生都在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探险,而他也确实做到了,最后铅华洗尽,返璞归真,一颗心历尽了世间的奢华百态依旧清澈如水;他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