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初八,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是佛教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民间又叫“腊八节”。
菩提树
Bodhi Tree
腊八的渊源
在3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为净饭王,太子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富贵生活,出家修道。
释迦太子苦修六年,成道的前一天,有一位名叫苏伽达的牧女向他供养了乳糜,饥饿、疲惫到了极点的太子食用后恢复了气力。此后他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静坐,终于在腊月初八日夜睹明星出时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也叫“佛粥”。此风气渐渐广传民间,相延至今,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奇哉奇哉奇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标志着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祂找到了一切众生的终极意义,终结了六道轮回,找到了所有生命最圆满的结局,这是整个人类乃至法界一切众生的智慧之光。
佛陀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这样的音声在法界响起,犹如所有生命的天空中都升起了智慧的太阳,所有众生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这真理之音,恰似点石成金般,在我们轮回的夜空中点燃了明灯,让六道的苦海出现了慈航,令所有的生命都以喜剧收场,都能实现佛教所有经典中的结局:“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陀的智慧让我们知道,每个生命都将像佛一样圆满,每个生命都展现着佛的生命。正如《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身心,也都折射着释迦牟尼佛的光明。
佛所证悟的真理,可以救度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真理的面目永远是那样朴素,如清水般澄澈。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对每个生命而言都“法尔如是”。无论你是否信仰它,行为遵循它还是违背它,乃至当这个世间不再有一个佛的信徒时,佛所觉悟的真理,也依然荡荡乎行于天地之间。
腊八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佛陀成道开悟,也是为世间人提供培植福报之机。善信居士筹备粥料供养寺院,成就广种善根福田的殊胜因缘。而寺院广施佛粥,乃至赈济饥寒,则是弘扬佛教慈悲济世之精神,敬天爱人,普利群生。
从这一天开始,人间有了佛陀,有了佛教,有了佛法;从这一天开始,一切迷惑的众生,知道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就能够实现人格圆满、究竟成佛的目标。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
祈愿佛的无障碍光、清凉光、
慈悲光、智慧光,
遍照一切、遍摄一切、
遍护一切、遍度一切。
令众生破除业障,增长福慧,
显发本有之佛性,同证涅槃之密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