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怎么修行?祖师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2025-01-04 00:02:00 发布: 人气:36
图片
图片


我们学佛

世间人无法理解的就会说:


“研究这个,无聊不无聊?”如果这样看,喝茶也挺无聊。就那些茶树叶子,喝了几十年还在研究,春天的,秋天的,夏天的,怎么采,怎么炒,怎么发酵,怎么仓储……但一个人一辈子能挺无聊,那也是有福报的。


有的人想无聊,他还没有时间。如果有心事挂着,叫你喝杯茶,你喝得进吗?对你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能放下身心,能品尝这杯茶,能品出个中的味道,说明你挺闲,说好听一点叫“暇满人身”。如果无暇,身处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别说品茶,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就算很有福报。饿鬼道的众生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


我有一位同参,喝茶喝了几十年了,还是天天喝。我就有一点领悟到,我没他福报好。我老是喝着喝着就心不在焉了。为什么?因为有牵挂的东西。牵挂这、牵挂那,哪有心思喝那杯茶呀?!


图片






唐代  

有一位大珠慧海禅师。


他开了悟之后,别人问他:“开悟之后什么境界啊?”他说:“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喝茶的时候喝茶。”来人说:“那谁不会啊!”他说:“谁会?天下人哪个吃饭的时候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在睡觉?都是打着妄想。”


心无旁骛,就一心一意吃饭,这就是正觉,正觉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



有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五灯会元》




这位祖师,纵使开了悟,知道怎么修行了,也要二十年后才令功夫纯熟,没有掺杂,打成一片。灵光乍现的那个佛性最后稳稳地持着,无内无外,才是真正的无量光无量寿,净念相继,无有间断。

图片






像我们持名念佛

一万声佛号里,


有一声能碰到实相,那都是“瞎猫碰着死老鼠”。念个一亿遍,也不知道能念出几句“实相念佛”的来。


那怎么办呢?就只能不求质量,求点数量。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佛念得多了,妄想就少一点了,也算是有修行方向了。


而如果能念到实相,那就是永明延寿大师说的“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当下就是祖师级别的。自己的心光与佛光相融,实相现前,念念契合一真法界,那真的“一念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不单能灭自己的生死重罪,也能灭众生的生死重罪。一个道场里有一个人会这样念,哪怕七天能有七句念到这个,都放大光明,整个道场蒙他加持。一个人能如此念佛,一由旬内没有天灾人祸,他就是人天福祉所依。



图片





我们个个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每个人都不可貌相。


修行实际上是比拙,比诚心,不是比聪明的。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最容易受益的就是愚夫愚妇。


我也常常找善知识,就发现他们之间最共同的特质就是虔诚、心无旁骛。他们生命里的那一份虔诚已经超越了生死。


所以印光大师才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但这“十分恭敬”不容易,“老实”二字也不容易。


为什么一边要念佛,一边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可以除疑,可以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老实。我们的心就像贼一样,善知识开示时,就能抓贼、伏贼,否则轮回的“老狐狸”特别狡猾,我们不知不觉又沦落其中了,岂不悲哀?!


所以一边要老老实实地念佛,另一方面还要从根上摧毁愚痴,强化我们的信心。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陀成道月,愿见法身佛
· 这时候,试着生起慈悲心
· 念佛法门“贵在生信,难在起信”
· 新年,要起吉祥的念头
· 成为众生心灵的“加油站”
· 我们的身口意,在这天地间都会留下痕迹
· 年关回想:我们有多少时间留给了心灵世界?
· 找到度你生死的师父,比沉香救母都难
· 为生命,开一扇窗
· “妈妈”这个称呼,是世上最美的声音
· 这辈子做人最大的福报从哪里来?
· 原来,这才是“香火”!
· 生命,要有所坚守
· 妈妈的爱
· 2024冬至法会特辑 | 一念静心,功德都不可思议
· 当你感觉烦恼炽盛的时候……
· 没有佛法超越时空的智慧,我们何处安身立足?
· 出了“我”,就出三界了
· 杂缘放下,正念修行
· 众生觉得寂寞的时候,恰恰是修行用功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