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要有所坚守

2024-12-29 00:22:00 发布: 人气:21
图片





世间的人,

如果不觉悟,

种种是苦,

有也苦,

无也苦;

如果学佛了,

明白了一点道理,

那就无也乐,

有也乐,

有无皆乐。


图片
图片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就像电影《孔子》里,卫夫人对孔子说,别人看到你苦,没有看到你苦中的境界。一个理性的、有所觉醒的人,他发愿要做事,表面虽苦,内心却是快乐的。甚至后来孔子一行在陈蔡断了粮,子路悲愤地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他说,我们这样周游列国,结果还不招人待见,最后快饿死在这里,难道君子还要承受这个吗?孔夫子回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图片

君子固穷



这个“固”字,不是说君子固然穷,而是指一种坚守。君子是理性的,他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表面看着穷,但内心是丰富、强大、坚固的,有一种充满自信的牢固的力量,穷能奈他何?


小人不明白这点,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活,只完全凭着动物本能活着,他不仅“穷斯滥矣”,他“富亦滥矣”。


普通人只能看到君子“穷”的一面,懂的人却能看到他“固”的一面,固是“不穷”。


我们出家人就是“身穷道不穷”。出家人为什么能经历这种穷?因为他有一种自信,他的生命有一种境界,这个境界是丰富而伟大的,有句话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





图片
图片



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应当赶快弘扬,否则后人会对这些文化毫无概念。人的那种修养、优雅、高贵的品格,后人可能从没见过,也无法想象,更无法理解。


就像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看到出家人是无法理解的。不要说他没法理解,就连我自己刚出家,也无法理解出家十年的我;我出家十年,也无法理解出家二十年的我。


这其中的变化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于学佛之后,我们越来越受益、生命力的“电量”越来越充盈。虽然我们的肉体会越来越老,但是心越来越有力量,愿力越来越强大,资粮越来越雄厚。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我们中华文明的智慧里,君子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强大,这才是中华民族三皇五帝以来的民族之“脊梁”。我们读古人的书并为之震撼,让自己与古人的生命节奏相合,天涯比邻,然后默默坚守,并发愿自己也要做这样的人,这就是文化自信带来的一种生命文明的觉醒。


有了这种觉醒,才能创造中华民族的盛世,才能迎来中国梦的实现。否则,穷亦滥,富亦滥,有亦滥,无亦滥。小人为什么没有这种坚守的理性?因为他是由本能驱使的,而本能是由贪嗔痴的驱使。只有觉悟的人才会产生戒定慧的自我制约,这是一种自觉的约束。


这个很重要啊,我们在这个海拔一千三百九的地方,远离尘埃,让大脑保持着一种清凉、清醒,去思考我们的生命,思考人类的文明到底是什么,佛法到底是什么。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妈妈的爱
· 2024冬至法会特辑 | 一念静心,功德都不可思议
· 当你感觉烦恼炽盛的时候……
· 没有佛法超越时空的智慧,我们何处安身立足?
· 出了“我”,就出三界了
· 杂缘放下,正念修行
· 众生觉得寂寞的时候,恰恰是修行用功最好的时候
· 做好人的自信是脚踏实地修出来的
· 该止损时止损,就是一种善
· 看,生命的本来面目
· 在轮回的世界里刹车,靠什么?
· 种下的种子,总有开花的一天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为什么常显“愚拙”?
· 有了这些护佑,我们才能延续这种文明
· 在远古的大道文明中,找到回归的力量
· 冥想,一场心灵的盛宴!
· 2024冬至法会特辑 | 听!生命振翼的声音
· 善知识,是予佛知见的人
· 有弟子问佛:“什么人力量最大?”
· 要想吉祥,最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