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DITATION /
世界冥想日
2024年12月6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12月21日定为“World Meditation Day(世界冥想日)”。
联合国大会中提出,设立“世界冥想日”,是为了让人们体验到和平、幸福、自由、同情与团结。这标志着冥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与推广,同时也是引导人们寻找内心平静、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里程碑。
永信法师说:“世界禅修日原先计划设立在12月24日。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需求,我提议将世界禅修日设立在12月21日这一天。每年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地球和宇宙本身阴阳交替的日子,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相互映衬。”
冥想(meditation)是一个跨越不同种族、地区、宗教、文化的融合性概念。在中国,儒家以此“正心”,佛教称之为“禅修”,道家为“入静”。
此项联合国决议草案编号为A/79/L.27,由安道尔、印度、墨西哥、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列支敦士登为核心成员共同发起,最终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内的71个共同提案国的支持。
▲世界禅修基金会成员与提案部分发起国成员合影
列支敦士登常驻联合国副代表Myriam Oehri宣读决议草案。她表示,设立世界冥想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冥想的认识。冥想是一种沉思的实践,有助于安定心神和提升觉知力,保持内心清明、中道与平静祥和。冥想有几千年历史,根植于不同的宗教、世俗、瑜伽和精神传统之中。如今,它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实践。
她认为,在武装冲突和气候危机,以及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人工智能时代,通过冥想等方式提升人类的认知,为全球民众和地球的生存提供保障,这种做法尤为重要。
三参法师开示
2024年12月21日是联合国确立的首个“世界冥想日”,非常地吉祥。确立这个节日的理由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有冥想的习惯,冥想会给人类带来祥和,带来同理心,给身心灵带来健康。
几年前,联合国还将每年的6月21日定为“世界瑜伽日”,这两个节日正好形成了为期半年的呼应。这就说明,心灵的宁静已经变成全人类共同的主题了。
冥想在全世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像我们在很多地方的机场就发现有冥想室,不同信仰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打坐。尤其今年世界冥想日通过后,因为人类心灵的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场都会变得祥和。
我们心灵的宁静,会形成非常良性的社会效果。我记得2006年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经典里也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欲平大地,当平心地,随其心平,则世界地平”。也可以说,冥想静坐是构建和谐世界很重要的内在动力。
我看联合国总结得还比较保守,说全世界大概有两到五亿人在冥想。实际上远远不止。我们到一些国家,一早打开电视,就看到各种台都会转播,从小的操场、大的广场,甚至运动场,几百人、几千人、乃至上万人在共同冥想打坐。
2018年,还发生过一个轰动世界的“洞穴救援”事件。当年6月,泰国少年足球队“野猪队”在洞穴探险时遇到暴雨,教练和12个孩子们被困洞中。他们最小的才11岁,最大的16岁,教练也不过25岁。
▲救援人员进入洞穴时看到的景象
在漆黑封闭的洞穴里,面对饥饿、寒冷、恐惧,曾经出家12年的教练教孩子们打坐。整整十天,他们在洞穴中冥想习定、保持体力,平静地等待救援。最后,孩子们全部获救,被泰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称为“奇迹”,也向全世界证明了禅定的力量。
所以我就想,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表面的贫穷,没有看到他心灵的富贵。对我们来说,物质已经非常丰盛了,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心灵的贫瘠。所以,我们既要向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学,也要向全人类先进的文明学。
如果全地球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号召,哪怕就是略略地让心灵宁静一下,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文殊菩萨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在佛教里,造塔的功德是很大的,但须臾静坐的功德“胜造恒沙七宝塔”。“恒沙”,就是造无量无边、极其庞大数量的宝塔,而且是用黄金、白银、琉璃、砗磲、码瑙、玻璃、赤珠这七宝的材质所造,都不如一须臾间,短暂地把心灵宁静下来。这是文殊菩萨他老人家对冥想无以复加地赞美。当我们心灵安宁的时候,当我们的心保持正觉的时候,这是最吉祥的。
所以,这个世界冥想日的倡导太伟大了,这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福善,是一场心灵的盛宴,意义非常重大。这个三维空间的建设再华丽,都属于无常法,都终将坏灭,但是一念净心所显现的正觉,是这宇宙中的永恒,心灵的觉醒对生命来说是最伟大的。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