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一代高僧,
振兴佛教、弘扬净土、
密护诸宗、居功至伟,
是对中国近代佛教
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
01
02
印光大师身教胜于言教,他把自己数十年来参研佛法的心得体悟,都融于日常的一言一行。
大师一生随遇而安,淡泊清苦,至老不变。他是北方人,喜欢吃馒头,每次吃饭只有一碗粗菜,吃完以后用馒头把菜碗擦净吃光,或者用开水汤洗饭碗。
他住在上海太平寺时,有居士请他吃斋,他不去,再三请,才嘱咐只上一盒馒头、一碗豆腐渣,居士答应照办,他才赴斋。
他给人写信,过好的信纸都不用,都是用国产的毛太纸做信笺。有次写给别人的信,是用人供养水蜜桃的包皮纸。弟子们有时供养他的礼物,他不是推辞,就是转送他人,或是交给库房,让大家一起受用。他住的房间都是自己打扫,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洗,一直到79岁高龄还坚持这样做。
▲1923年印光大师在佛教慈幼院筹备会成立大会与大众合影(前排左四为印光大师,第二排左五为真达和尚)
在苏州报国寺时,真达和尚请他到灵岩山,已经替他备好了轿子,他却从上山到下山,始终拄杖步行,坚决不肯坐轿。大师一生都是如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摆一点架子。他曾对人说过:“我不摆架子,也就不怕倒架子。”
电影《一轮明月》中弘一大师亲近印光大师片段
03
04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大师七十七岁,时局所迫,移锡灵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示疾,十一月初四早一时半,大师由床上起坐,对在场众人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罢即大声念佛。
至二时十五分,用水净手后起身站立,说道:“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
三时许,监院妙真法师赶到,大师叮嘱他道:“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说后就不再言语,只是唇动念佛。延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世寿八十,僧腊六十。
▲1940年印光大师与灵岩全体执事合影(前排居中者为印光大师,前排右二为妙真和尚,摄影时间应为推举妙真和尚担任住持之后至大师往生前的几日内)
▲1940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印光大师与众居士合影
第二年二月十五佛涅槃日,正值大师往生百日之时,举火荼毗。大师荼毗后三日,捡骨得五色舍利珠百余颗,精圆莹澈;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余粒。大师一生,严净毗尼,专志净土,最后一著,既现生西瑞相以垂范,复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坏之相,足证印祖悲度众生,弘愿无尽。
05
印光大师生前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慧眼拈出,加入净土五经弘扬。多种消息透露印光大师就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其中最有名的是下面的一篇文章。
《纪梦悼印光大师》
杨信芳女士
余十八岁时,肄业上海女子中学。有同学张孝娟女士,住西门路润安里,与余交谊最深。其母张太太,雅爱余,以亲女视我,故我亦以“阿母”称之。放学归来,辄膳宿于张家,习以为常。
民国廿五年国历十一月廿三夜,余宿张家,与孝娟共榻。中宵(夜)睡去,遥见观音大士立小岛上,环岛皆海,水天一色。大士身长丈许,璎珞庄严,手持净瓶,如世所绘。余则在一叶扁舟中,舟驶近岛。大士招手告余曰:“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余无以答。大士又曰:“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言讫而隐。忽骇浪滔天,舟几覆,余大呼救命。孝娟推余醒,曰:“信芳汝其魇耶!”余告以梦,相与一笑。
翌(次日)晨,以梦告张太太,并问:“有否菩萨名大势至,有和尚名印光者乎?”张太太固(本来)信佛,惊曰:“大势至乃西方极乐世界之菩萨。印光和尚之名,昔曾闻诸(之于)孝娟之父,云是普陀山得道高僧。”余问:“印光和尚今在上海耶?”张太太曰:“不知。”余为之闷闷。
次日读《申报》,见登有《丙子护国息灾法会通告》,乃知上海闻人(有名望的人)请印光和尚来沪,在觉园主持法会。奇哉此梦!三人惊诧不已。乃与张太太母女同赴觉园,听印光大师说法,三人同皈依焉。余蒙赐法名“慧芬”,张太太“慧范”,孝娟“慧英”。
愧余孽障深重,未能精进。今则携男抱女,终朝碌碌,净业益荒芜矣!昨得苏友书,云印光大师已坐化于灵岩山。嗟夫!大师逝矣,化缘四年,竟符昔梦。余与大师有一段香火因缘,不可无词。垂泪走笔(挥毫疾书),语不成文,寄上海《觉有情半月刊》发表,藉(同借)志余哀。南无大势至菩萨!
二十九年十二月七日 杨信芳记
摘自《印光大师永思集》
06
印祖教诫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
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忏悔与净土法门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
念佛十句法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
掐珠念佛时宜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信愿念佛 求生西方
●
●
07
虚云老和尚:
他脚踏实地的真修,实足追踪古德。他体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深理,依之起修,得念佛三昧。依之宏扬净土,利益众生。数十年如一日,不辞劳瘁。在今日确实没有。
圆瑛大师:
乘愿再来势至身,圆通念佛训群伦。
本地风光无他术,声教当年自有真。
太虚大师:
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估折服,易估崇仰,为莲宗十三祖,洵获其当也。实为近代佛子僧人之典范。
弘一法师:
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
印公行愿深,势至菩萨现身,
中兴净土度群生,文钞苦口婆心。
弘化光明照古今,灵岩道范常新,
共仰莲宗十三祖,愿师再来临。
南无十三祖灵岩印公大师!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