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基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一代祖师传奇的前世今生

2024-12-13 06:02:00 发布: 人气:38
图片


农历十一月十三,慈恩窥基法师圆寂纪念日。


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帝国都城长安,一位僧人走出城门,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他就是闻名后世的玄奘法师。历史上,他没有等到悟空,却值遇一名入定千年的老僧。他们相约一起弘法利生,老僧却转世官家尽享富贵荣华,当玄奘大师西行归来,等待他的,除了浩繁且艰巨的译经工程,还有重启那迷途弟子的觉悟人生。


窥基法师(公元632年-682年),玄奘大师的高足。玄奘法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开创之祖,窥基法师则述作弘扬,被称为唯识宗的二祖。


图片


01 宿世因缘


玄奘大师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尚有微温,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


老僧睁开眼,茫茫然问:“你是谁啊?”


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您老在此入定多久了?”


老僧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在等释迦牟尼佛来度化。


玄奘大师掐指一算,已千年有余,便对他说:“释迦佛已经涅槃了。”


老僧答:“那就等弥勒菩萨出世,我跟他去弘法。”


玄奘想了想说:“弥勒佛出世还需数亿万年,恐你又错过时机。不如现在转世投胎,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我们一起弘法利生,造福于民,如何?”


老僧点头:“这样也好。”


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

02 三车和尚


十九年后,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五万里,从西域取经归来。他不忘前约,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老僧。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很惊讶,对玄奘说:“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原来老僧错投地方,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

于是玄奘法师向皇帝陈情,皇帝应可传诏下去,将那青年宣来,令其随玄奘法师出家。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前世的事情并不记得,也已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坚决不同意出家。

皇帝大怒:“不出家就赐死!”青年没办法,只好同意,但提出条件,必须随行三个马车:一车载金银元宝,一车载酒,一车载美女。如不应允,宁可伏剑而死,也不出家为僧。

玄奘大师心中有数,点头默许。自此,一代风流公子终被“逼”入佛门。次日,年少的富家公子正式受度为玄奘法师的入室弟子,随玄奘法师前往大慈恩寺。寺外两序排列,敲钟击鼓来迎接法师和年轻的窥基。于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财宝醇酒加美女,好不招摇壮观!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三车和尚”的“美名”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

当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蓦然惊醒了青年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他毕竟刻苦修炼多生多世,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他当即翻身下马,痛苦忏悔,从此虔心重皈佛门,精进修行,成为玄奘大师的座下大弟子,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后人便以此事称窥基大师为“三车祖师”。


图片


03 天人缺供


窥基法师因为根基深厚,修行刻苦,后来成就很高,证得菩萨果位。有一次,他到终南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功德很大,感动天人供养,每天中午都有天人下来送饭。但奇怪的是,窥基法师到来那天,一直等到下午,也没见天人下来。道宣律师很纳闷,两人只好饿肚子。


到了晚上,道宣律师夜不倒单。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并且睡相不佳,鼾声如雷。第二天,道宣律师说他:“出家人的规矩,不打坐也该吉祥卧,你又打呼噜又翻身,又伸胳膊又撩腿,吵得一夜不清闲。”


谁料窥基大师说:“你不清闲?我才一夜没睡好!你腰里那个虱子就咬你一口,你就把它扔到地上。手也太重了,跌断了它一条腿,所以它‘哎哟,哎哟’叫了一夜,吵死我了!”道宣律师一听之下,瞠目结舌。心想:他在睡梦中把我的动作、思维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功力,何等境界!不禁大生惭愧,默然不语。


等窥基大师一走,中午天人又来送饭。道宣律师问:“为何昨天中午不来?害得我和客人饿肚子。”天人说:“我昨天中午是来了,可是整个山顶祥云笼罩,金刚护法布满空中,一定有大菩萨在此,我们欲界天的小天人哪里进得来啊!”道宣律师再次愕然,方知窥基大师的功德成就不同凡响。


04 法脉流传


公元656年,玄奘大师创译《大毗婆沙论》,窥基法师首次参与译经。从658年七月,到659年十月期间,窥基大师跟随玄奘大师于西明寺翻译《大毗婆沙论》、《发智论》、《法蕴足论》等论典。后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窥基大师的思想日趋完善。他于佛学方面的才华日益展现,尤其是在归纳和创造方面的才能,表现卓越。


从《成唯识论》的译出开始,窥基大师在先后担任诸多译著、笔受的同时,还撰述了诸多著作。他的注疏极为丰富,有“百部疏主”(或“百部论师”)之称,其中多以瑜伽唯识学为主,使唯识学派的系统和次第更加完善、清晰,这对玄奘学说体系的阐发,起到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成为法相唯识宗的根本论著。在窥基大师注疏之际,但有疑问,都会随时向玄奘大师请示,所以玄奘大师的翻译意旨多保存于他的撰述中。


图片

(窥基大师舍利塔)


05.圆满示寂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十一月十三日,窥基法师在慈恩寺翻经院圆寂,年五十一岁。同年十二月四日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大师茔陇。


后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七月启塔荼毗,迁入平原新塔,位于玄奘大师舍利塔的西侧。后迁葬兴教寺,迁棺时见窥基大师牙齿四十颗不断如玉。


窥基大师的一生,随玄奘大师学习,阐述和弘扬玄奘大师所推崇的瑜伽行派唯识学说。他将唯识学理论体系化、系统化、次第化;使唯识以宗派的形式传承后世;将唯识学派,传至日、韩等国,使唯识学得到广泛的弘传和保存。是故,在法相唯识宗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上,在中国佛教史乃至在世界佛教史上,窥基大师,都有着卓越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图片


相关文章
· 唐代高僧窥基大师纪念|唯识宗祖师,人称“百部疏主”
· 法乳恩深,恒住心莲〡恭迎悟公上人103周年诞辰纪念
· 这条传承的金线,始于一百多年前 | 悟公上人诞辰103周年纪念
· 自称“常惭愧僧” ||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弘一大师 |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 玄奘大师传55|秦王恩德
· 《慧谷云升》——悟公上人书法纪念片
· 高山仰止,厚德慈光 —— 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九周年
· 法界慈父 百年德泽—纪念悟公上人圆寂日
· 人间星汉,炙烫长河〡悟公上人圆寂十九周年纪念日
· 这,是一位“人间菩萨”的生命示范
· 中兴新昌大佛寺悟公上人行状
· 悟公上人圆寂纪念日 || 他就在我们信念的最高处,永恒地加持我们
· 纪念|十月廿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 五祖大师传法给六祖大师时,说的偈颂是什么?
· 是何姓?是佛性〡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54|鸠摩罗王
· 玄奘大师传53|尼乾教徒
· 玄奘大师传52|顺世外道